再看「Big Brother」 反思澳洲社會道德風氣

參與者強迫「順從」節目設下的成文及不成文「行為準則」
近日的「Big Brother」事件不但引起媒體部門對色情與暴力監管的關注,更引起了澳洲人們對社會道德風氣的擔憂。澳洲總理霍華德公眾批評「Big Brother」是「低級的」,而媒體監管部門已下令10頻道進行嚴格「自我監控」。事件更是上升到國際關注,相關報導出現在從倫敦到台北的報刊上。

根據上週末《澳洲人》一篇關於澳洲道德風氣的評論,講到澳洲社會道德風氣的問題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是Big Brother事件實在是超越了澳洲人容忍的限度。色情海報肆無忌憚地在澳洲的大街小巷亂貼,網上色情活動也得不到有效的監管,人們的生活已日趨粗糙,似乎正在宣傳享樂主義。

為什麼Big Brother得到多方關注呢?關鍵是它的風格-「真人秀」,參與者並不是演員而是現實生活中的人。參與者同居一處,話説是真實生活的寫照,其實只是一個人造的「封閉」式模擬環境,令人參與者錯覺那就是理想社會。

對短暫名利金錢的追求正是節目所設的陷阱,在這些無知的參與者的背後隱藏著不露面的掌權者,他們為參與者設下了成文的及不成文的「行為準則」,從而創造了這樣一個不真實的環境,讓他們放縱的「隨意」生活,無人應為他們的任何行為負上任何責任。為了讓觀眾大飽眼福,不被趕出比賽,他們可以違背意願「順從」Big Brother提出的無理要求。

上週一名只有22歲的青年Halliwell被要求強吻屋裏的每一位參與者,不管他們願不願意。當節目要求是,他們並沒有選擇的餘地。對於女參與者來説在這種環境下是極其危險的,因為隨時可令她們名節受損。

Big Brother是強大的賺錢工具。國際版權擁有者Endemol NV同時還擁有Who Wants to be a Millionaire?、 Deal or No Deal and Extreme Makeover Home Edition的版權。2005年的全球總盈利達9億美元,與2004同期增長近5.8%。現在全球共有32個國家播放Big Brother。

到現在為止在波蘭播出的第二期Big Brother已有一名參與者被從進精神病院,葡萄牙第一輯的冠軍也曾多次試圖自殺。德國科學家説參與者極有機會患創傷後壓力心理障礙症(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 韓基總呼籲WEA2025主辦教會停止財務支持 並要求關鍵領導人辭職

    韓基總呼籲WEA2025主辦教會停止財務支持 並要求關鍵領導人辭職

    1月17日,韓國基督教總聯合會(Christian Council of Korea,簡稱CCK/韓基總)發表聲明,對計劃於今年10月在韓國首爾舉辦的世界福音派聯盟(WEA)大會提出質疑。該聲明敦促即將承辦WEA2025大會的愛之教會(Sarang Church)將其對WEA的財務支持公開化,並要求負責籌備大會的關鍵人物——WEA副秘書長塞繆爾·蔣牧師(Rev. Samuel Chiang)辭職。

  • 葛福臨再次擔任總統屬靈顧問 談特朗普移民政策如何體現對全球教會的關懷

    作為撒瑪利亞救援會和葛培理佈道協會的負責人,葛福臨牧師是特朗普總統的屬靈顧問之一。在近日的一次訪談中,葛福臨牧師談到了他對特朗普第二個總統任期的期望、是否有意避免在宣誓時使用《聖經》、以及特朗普的移民政策如何體現他對全球教會的關懷。

  • 葛福臨在特朗普總統就職典禮上禱告:「以耶和華為神的,那國是有福的」

    在美國第47任總統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J. Trump)宣誓就職前的幾分鐘,著名福音傳道人葛福臨(Franklin Graham)在國會圓形大廳為總統及第一夫人、副總統J.D.萬斯(J.D. Vance)以及整個國家獻上了禱告。

  • 尼西亞大公會議1700週年 基督徒合一祈禱週促教會合一

    每年一度跨宗派、跨地域的基督教界年度盛事「基督徒合一祈禱週」上週六展開,日期由1月18至25日。今年主題為「你信這話嗎?」選取自約翰福音11章26節:「凡活著信我的人必永遠不死。你信這話嗎?」有關主題亦回應尼西亞信經所強調,耶穌基督是我們復活的主釋出愛與和平,願我們在此精神上攜手前行。

  • 美國人對牧師的信任持續下降,僅三成認為牧師誠實守信

    根據蓋洛普最新調查,美國人對牧師的信任度再創新低,僅有30%的美國成年人認為牧師擁有非常高的誠實和道德標準。儘管如此,牧師仍然位列23個受調查職業的前半段,排名第10。護士(79%)、小學教師(61%)是美國人高度評價的職業;電視記者、國會議員及説客被認為是誠實和道德標準最低的職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