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展覽展示疑似耶穌兄弟雅各骨骸的骨盒
在喬治亞州亞特蘭大的普爾曼車場,歷史與信仰交匯,展覽《發現耶穌的世界:來自聖地的古代珍寶》邀請遊客穿越時空,回到2000年前。此次展覽展示了350多件耶穌時代的真實文物,是全國巡迴展覽的第一站,展期從12月3日持續到2025年2月28日。
《王明道日記》複刻原貌 倪步曉:呈現當代中國基督教複雜處境縮影
12月9日晚,中國神學研究院舉行「時代中的勇者──《王明道日記》出版發佈會」的公開講座。此次講座以「從《王明道日記》看北京基督徒會堂的信仰形態」為主題,基於王明道日記原稿,力求展現一個更真實、更立體的王明道。這批珍貴的日記橫跨四十年(1915-1955),忠實記錄了王明道的心路歷程,同時也見證了上帝在中國現代史上的作為。
大型海上書展船「望僕號」首泊台灣播種愛與希望
國際海上書展船「望僕號」(Doulos Hope)再臨台灣,今日(18日)起在高雄對公眾開放。「望僕號」中的「doulos」來自希臘語,意思是僕人,因此望僕號是指「希望的僕人」。該艘船最初於1991年在德國建造,並於2022年5月25日正式移交給好書共享協會(GBA Ships)營運。為了滿足大眾的需求,船內進行空間改造。
大衞想為神建殿為何被叫停?培靈會剖析對現今教會的警示
漢語聖經協會於12月7日及14日舉辦兩場冬季培靈奮興會,主題為「合神心意的大衞?!」,禮賢會大埔堂主任牧師黃卓風析解《撒母耳記下》,剖析大衞王想為神興建聖殿為何卻被叫停箇中原因,尋回與上帝正確的主僕關係,提醒今天的教會借鑑。
-
左右兩派都聲稱潘霍華是他們的冠軍,但他的思想並不適合任何一方
快速搜索「潘霍華」或更好的是「我們是否處於潘霍華的時刻?」會讓讀者直接進入自由派和保守派之間的交火,雙方都聲稱這位偉大的基督教殉道者的道德遺產屬於自己。他的著作中相對缺乏明確的政治討論,使得持不同神學和意識形態立場的人可以輕易地將潘霍華塑造成自己的形象。事實上,從他的傳記中獲得的潘霍華的政治觀點,並不完全符合今天美國的左右兩派分歧(也不符合潘霍華兩次訪問的1930年代美國的政治地圖)。
-
尼克·胡哲對西方教會文化發出警告 呼籲悔改
傳道家尼克·胡哲最近對西方教會的現狀發表警告,指出教會已經變得「更像鄉村俱樂部和社交聚會」,而非基督的身體,並強調教會在應對成癮和自殺意念上升方面的重要角色。
-
2024年《聖經》銷量激增 越來越多人轉向聖經尋求指引和穩定感
根據《華爾街日報》和書籍出版追蹤網站Circana BookScan的數據,2024年聖經銷量大幅增長,與去年相比增幅達22%。這一增長遠超過同期整體紙質圖書銷量的1%增長,顯示出在當前經濟前景不確定、國際衝突升級和選舉結果令人焦慮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美國人轉向聖經尋找指引和安慰。
-
靜謐的避風港:芬蘭赫爾辛基康比禮拜堂
在現代都市的喧囂中,找到一片心靈的靜土實屬不易。然而,位於芬蘭首都赫爾辛基市中心的康比禮拜堂(Kamppi Chapel),卻以其獨特的設計和寧靜的氛圍,成為了都市人靈魂的避風港。
-
英國一教會邀請居民過節並對抗黑暗勢力
在萬聖節的傳統氛圍中,諾福克的聖瑪麗·抹大拉教會(St Mary Magdalene Gorleston)打破常規,積極邀請當地居民參與一場與黑暗勢力對抗的活動,勇敢探索光明的真諦。
-
宗教改革日與萬聖節的五個主要差異
宗教改革日與萬聖節都在同一天--10月31日--被慶祝。「宗教改革日紀唸的是1517年10月31日馬丁·路德將他的九十五條論綱釘在德國威騰堡教堂門上的事件。」相對而言,萬聖節則是基督教慶典的對立面,是源於異教信仰的一天,參與者慶祝黑暗而非光明,死亡而非生命。雖然宗教改革日並非正式的慶典或公共假日,但美國人卻花費大量的時間和金錢來參加萬聖節狂歡,卻很少思考宗教改革日對當今生活的影響。
-
一位美國牧師在「牧者感恩月」表達的三個願望
每年十月在美國一些基督徒羣體中被稱為「牧者感恩月」。對於牧師們來説,這無疑是一個激勵的時刻,教會會友表達他們對牧師事工的感激與愛。在現今的社交媒體時代,出現了許多貼文、討論串和文章,談論牧師這份職責的艱難。這類文章通常列出許多原因來説明這工作有多麼不易。但是佛羅裏達州城市教會(City Church)的創會及主任牧師狄恩·因塞拉(Dean)有不一樣的觀點。
-
調查:美國8成基督徒希望牧師關注當前議題
美國的教會信徒尋求的不僅僅是每週的聖經解釋,許多人希望講道能幫助他們理解和解決現代文化問題。根據Lifeway Research的一項研究,五分之四的美國新教教會信徒(80%)認為牧師必須關注當前議題,只有16%的人不同意,4%的人則不確定。
-
10個跟萬聖節有關的家庭討論話題
無論你喜歡還是討厭,萬聖節不僅是囤積糖果的好時機:這是與孩子們談論如何在黑暗的世界中帶來光明的時刻。你會注意到,這些話題在慶祝萬聖節的問題上並不完全屬於「支持」或「反對」的陣營。因為在我看來,關於基督徒是否應該在10月31日或一年中的其他時間裝飾、慶祝、閲讀特定書籍或以特定方式打扮的問題,其實是更廣泛問題的延伸,例如信徒如何面對死亡、恐懼、超自然世界,以及我們對他人的見證。
-
從取消到取代:教會如何回應萬聖節的再思
每年到了十月,基督徒之間關於要不要過萬聖節的意見和聲音都會再起,周而復始,反覆循環。有的教會藉此機會教導信徒如何「分別為聖」、抵制世俗文化;有的教會則希望藉此機會「擁抱文化」和「走進社區」。在明顯的對立中,也有一些中立的聲音,希望大家可以客觀地看待萬聖節。而我希望提出的進路是從「取消」到「取代」。
-
基督徒慶祝萬聖節是犯罪嗎?
隨著十月的到來,這個月充滿了南瓜、蘋果酒、營火和美麗的樹葉。空氣清新,蠟燭的香氣令人愉悦,毛衣也重新穿上身。這是我們許多人喜愛去山上或散步的時節。我們喜愛大自然中鮮豔的色彩和當地的節日慶典。最令人期待的,便是月底的31日,也就是萬聖節。這通常是一個穿上服裝、四處討糖果的日子。然而,像其他話題一樣,對於是否該慶祝這個節日,信徒們之間的看法並不一致。因此,問題來了:「慶祝萬聖節是罪嗎?「
-
考古學家發現與出埃及記相關的法老時期要塞及青銅劍
最近,埃及旅遊與古物部的考古學家們在尼羅河三角洲西北部發現了一座要塞,該要塞屬於拉美西斯二世(公元前1279–1213年),這位法老常與出埃及記的故事相聯繫。該發現距亞歷山大港約60英里,顯示出當時埃及的軍事防禦力量。
-
文化腦腐、Z世代與門徒培育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經常遇到三種潛在的文化故事。它們往往隱而不見,但卻深刻影響著我們閲讀的書籍、觀看的節目和消費的廣告。在這個充滿挑戰的時代,我們需要更加意識到文化故事的影響,並尋求在信仰中找到屬於我們的真理。通過培育門徒,我們可以不僅幫助自己,還能影響周圍的人,共同在這個世代中找到真正的意義。
-
15句聖誕節聖經經文 帶來這個季節的希望
聖誕季節是反思耶穌誕生所帶來的愛、希望和救贖的美好時刻。這15句聖誕節聖經經文提供了對基督降臨意義的更深入理解,並強有力地提醒我們上帝的恩典。在你慶祝假期的同時,花時間默想這些經文,讓它們在這個喜樂的季節中激勵和提升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