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月2日,施逹基金会联同教会更新运动、香港差传工联会和香港基督徒学生福音团契于金巴仑长老会道显堂举办祈祷分享会,约有250人参加,一同为亚洲海啸灾难的救援工作祷告。大会邀请了莫昭友医生和陈念聪医生担任讲员,表逹当地救援工作上的代祷需要,并有金巴仑长老会顾问牧师余达心牧师分享信息。
于会中分享的莫医生曾经担任斯里兰卡的医疗宣教工作。他分享说:"基督教团体的救援工作的动机及姿态要做得很明确,不要让灾民以为我们是想他改变信仰才帮助他们。"
他解释说,因爲有的灾民认为基督徒的帮助是收买人心的手段而不接受基督团体给他们的帮助。有的国家不喜欢基督徒,比如在斯里兰卡是以佛教作爲国教,当地的佛教徒不喜欢基督徒传福音,曾发生基督徒聚会的地方被人放火的事情,亦有人要求政府立例禁止国民改教。
莫医生引用圣经学会的救援者的一封电邮,表逹当地救援工作上的代祷需要,也呼吁教会为圣经学会的救援者祷告。圣经学会于斯里兰卡的会员也前往灾区参予救援工作,他们当中有的本身也是这次灾难的受害者,有的失去了家园和亲人,但他们不顾自己,愿意与灾民一同面对艰难。莫医生说:"他们身兼牧者、救援者和辅导员角色,承受极大的压力,需要我们的祷告支持。"
另一位分享的嘉宾陈念聪医生,他曾在阿富汗参与灾后重建工作,他说,"比起一次性的救急物资,灾难发生后的关心更为重要","不是我们一次性的给他一堆钱后他们就改变的,灾难前帮助他们发展社区,灾难后协助他们重建,这些才能让人的心改变。灾民看到救援者的爱心才会相信耶稣,献上人的心比献上钱更重要的"。
余达心牧师分享信息时教导会众怎样祷告。他认爲基督徒首先要为自己祷告:"我们要祈求我们能明白神的旨意并以行动回应。我们不仅捐钱,而是要恒常的把地震的灾民放在我们的生命中,盼望我们的生活方式有根本的改变,并且对差传有新的领会,关心从来没有关心过的斯里兰卡。"
最后,祷祈会以各单位的代表领祷作结束。这次分享会的详情将于本周内登于"教新"的网站。
-
记者揭跨性别产业内幕:超人类主义、企业政治利益合作圈
一篇深度报道揭示,美国富商和企业在推动跨性别产业的背后,可能暗藏著一个更大的动力——推进超人类主义(transhumanism),以及无穷的经济利益。
-
香港一牧者解析"离堂文化" 敦促传统教会自我改革
研究历时一年多的《2024香港教会普查》数据上月底发布,引发关注,显示香港教会正面临明显的"离堂趋势"。
-
在教会谈论政治可以吗? 台湾一牧者提出三大思考
政治议题难以避免,对"教会里对是否应该谈政治"的问题,众说纷云。基督徒究竟如何在信仰群体中面对政治讨论?台湾基隆教会本堂传道庄迺民近日在YouTube频道提出三大思考重点供信徒参考。
-
德国"无宗教信仰者"人数首次超过天主教与新教信徒
根据德国"世界观信息服务"(Fowid)研究小组2024年最新公布的调查结果,德国无宗教信仰者人数首次超过天主教徒和新教徒,使得无信仰人群成为该国最大的"宗教"群体。
-
中国宗教局五月起强化规管外国人宗教活动
中国国家宗教事务局4月1日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外国人宗教活动管理规定实施细则》,新规例于5月1日起施行。这是2010年后,宗教局再次修订《实施细则》,进一步规管境内外国人的宗教信仰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