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個香港的臉書羣組「我家孩子不上幼稚園」成為新聞熱門話題。其版主為聖士提芬會任職戒毒青年導師的朱德貞(Esther),與丈夫陳卓豪育有分別八歲和三歲的兒子。在香港父母從孩子一兩歲起拼命催谷學習,為了入讀名校幼稚園而報名各式各樣面試預備班的主流下,這對基督徒夫婦卻選擇不讓孩子上幼稚園,在六歲前自行家教,希望給孩子空間發掘自我價值,助孩子成為上天要的模樣。
數年前,Esther成立一個免費的「在家幼兒學堂」,取名「GoKids親子遊戲小組」,與志同道合家長分享教育經驗,讓孩子們唱歌、跳舞、畫畫。最初小組是與數名鄰居組成,她開放自己的家作為場地,但後來設立臉書專頁後,不少家長踴躍參與,現每週三舉行一次,剛過去課堂有166人參加,輪候人數近500。
Esther之前並沒有想到羣組會這麼受歡迎,並自稱「師奶仔」,她覺得自己只是在做媽媽該做的事,訓練孩子做他們該做的事。接受壹傳媒訪問時,Esther説家長不應將自己的期望放在小朋友身上,因為「媽媽不是擁有孩子,孩子是上天給父母的榮幸,父母要幫助他們成為上天要的模樣」。
Esther有 廿多年幫助吸毒者及問題青年的經驗,親自體會到現今教育制度下失敗的一羣。她的丈夫陳卓豪也有非一般的經歷。他因自幼缺乏缺乏家庭温暖,曾在年少年時期染上毒癮,初中沒有唸完便輟學。戒毒後,卓豪自發學習電腦,並考取國際專業資格,現任系統工程師。他對《晴報》説,「我讀書係失敗,但我喜歡主動學習。等於部分年輕人讀書唔叻,唔等於唔掂,只係用嘅方式唔適合佢。」
Esther和丈夫倆對子女教育有共同理念,同心培養兩名兒子,不會盲目跟隨主流價值。他們不會太早讓孩子讀書寫字,反而比較多通過唱歌、跳舞、畫畫等玩樂的方式學習,多點啟發小孩的想像力,多些做大小肌肉的活動。
Esther在《真証傳播》一篇訪問中説:「神不想我們活在一個框框裡,但我們經常都限制了神,祂的智慧是無窮盡的。」
除了籌辦GoKids小組作為教育平台,生活上的身教也是Esther重視的部分。《真証傳播》報導,Esther所服事的機構聖士提芬會的創辦人潘靈卓(Jackie Pullinger) 對Esther有深遠的影響與啓發。1960年代,潘靈卓從英國來到香港,於九龍城寨開始做幫助黑幫分子和貧窮人的工作。潘靈卓接待吸毒者到自己的家居住,為戒毒者提供一個安全、充滿愛的環境過新生活。今天,Esther也開放自己的家,供有家庭問題的年輕人居住。她也向兩個兒子解釋這些哥哥們的情況,教導他們愛、接納與分享的功課。
Esther除了開放自己的家,也開放孩子的眼光,讓他們有更多體會與經歷。「我的大兒子去過兩次印度,讓他看多些東西,讓他以媽媽及神的眼睛去看這個世界。」她在該採訪中説。
Esther的「另類」教育方式已漸見果效。她的大兒子現在正就讀國際學校,其他GoKids的小朋友也有上主流公立學校的。他們並沒有不適應學校生活的情況,而且表現不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