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傳播協會總編導遠志明牧師日前在新澤西主領三天的宣教大會。繼首堂分享宣教使命的三大含義後,遠牧師在第二堂講道中以「懷抱大信心」為題,從信心的角度暢談基督徒如何落實宣教的使命。
在遠牧師看來,宣教大使命和信心是分不開的,沒有信心的人是無法承擔大使命的,而承擔大使命的人一定都是大有信心的。所以,對於有志投身宣教的弟兄姊妹而言,活出信心是必不可缺的課。
在第二堂的講道中,遠牧師用不少的時間詮釋信心的含義。首先,信心在基督教信仰處於非常重要的地位。從整本聖經可以看到,信心是神對祂兒女最大的期待,這信心不僅是關乎得救的問題,基督徒得勝、得力、得國、得民都要靠信心。
信心是靈眼的看見
聖經關於信心的教導是很豐富的,遠牧師用三點總結信心的含義。什麼是信心呢?首先,信心是靈眼的看見。具體來講,就是看見神所賜下的異象,只要「看見」,神必成全。信心祖先亞伯拉罕就是開靈眼的人,當年神呼召他時説,「從你所在的地方,你舉目向東西南北觀看。凡你所看見的一切地,我都要賜給你和你的後裔,直到永遠。」對於神所説的,亞伯拉罕「看見」了,於是便跟從祂的呼召,這就是信心。
當亞伯拉罕和妻子撒拉年紀老邁、過了生育的年齡時,神應許他們的後裔多得無法數盡,如海邊的沙、天上的星那麼多,並給夫妻倆改名為萬國之父、萬國之父。儘管神的應許和人的現實有巨大的落差,但亞伯拉罕和撒拉卻歡喜地接受主的應許,這就是信心了。
對此,遠牧師藉著亞伯拉罕信心的故事總結出信心的第一層含義,「儘管人的肉眼沒有看見(神給的異象),但靈眼已經『看見』了,有了把握,就相信了,內心認為神的應許已經成就了。」
從這裏可以看到神所講的信心和世界的法則是大相徑庭的。信心是從內向外的,即人的內心先看見神的異象、相信神的應許已經成就,直到神將應許成就為止;而世界的法則呢,是由外向內的,就是説等事情真的成就了,人才會去相信。因此,在世界的法則中是無信心可言,對世界來講,信心是不合邏輯的。他勸勉弟兄姊妹要以神的應許、神的話語為中心,不要效法這個世界,隨處世界的法則做事。
不僅是亞伯拉罕,聖經還有很多屬靈偉人都活出信心的榜樣。要活出信心,必須先開靈眼,耶穌來到世界上就是要打開人類屬靈的眼睛,使我們看見神的榮耀。
遠牧師強調説,靈眼的看見太重要了,若看不見異象,神就不會成就的。當年,來華第一宣教士馬禮遜在日記中寫道自己在澳門給中國第一位基督徒施洗時的屬靈看見,「我彷彿看見成千上萬個中國人歸主……」因著馬禮遜靈眼的「看見」,神今天給祂成就這個異象。「神是同一位,祂始終沒有改變,同樣,今天我們所看見的,神在明天也必給我們成就。」
對此,他勉勵今天的教會和信徒都能有很大的看見。對基督徒個人而言,一定要看見自己的未來,憑著對神的信心,知道自己將來必被神所重用。這樣,每天過的生活才會有目標,充滿了力量和喜樂。
時下很多教會都舉辦宣教年會,遠牧師認為宣教年會不僅提醒大家重視宣教、籌募宣教所需的資金,同時也幫助弟兄姊妹「看見」自己的未來。他表示,未來不一定是長久的將來,基督徒都要規劃自己短期(如下一年)的宣教計劃。
每當宣教年會時都要審核自己,「我去年過得怎麼樣?領多少人信主?為宣教做了多少貢獻?我在宣教是不是交了白卷?我明年有何打算?怎樣改進我的宣教工作?我的後半生怎樣可以更好為主所用?……」因此,宣教年會可以幫助基督徒更好總結以往的宣教成果,同時自我更新迎接新挑戰。
「如果你還未有屬靈上的看見,那我建議你好好向神禱告,求祂打開你的靈眼,使你能看見。」他總結説。
信心是超常的行動
信心不僅是靈眼的看見,它還是超常的行動,這亦是信心第二層的意義。遠牧師表示,真正的信心是要有行動來支撐的,而這樣的行動是被看作不合乎常情常理的,因此信心下的行動是超常的。
在聖經中,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亞伯拉罕、摩西還有使徒彼得都是信心的人,他們的行動是超常的。當亞伯拉罕蒙神呼召離開本地、本族、父家的時,他還不知道自己要往哪裏去。當摩西帶領以色列百姓過紅海時,不是等海水分開後他們才下水,而是先下水,水才會分開。
同樣,當彼得打魚毫無收穫時,耶穌再讓他下網打魚。彼得因著信心再撒網,結果捕到很多的魚。其實,對彼得而言,耶穌的話是很難接受的,一個有經驗的專業漁夫為何要在意木匠的建議呢?因此,彼得聽從主的建議再撒網的就是信心下的超常行動。
遠牧師説,基督徒憑什麼力量勝過世界呢?就是信心,「信心是我們從神獲得力量的媒介,而信心的行為是反常的,不合乎世界的邏輯,是超越世界的束縛和捆綁。」
信心是全然的擺上
信心的第三層含義就是全然的擺上。遠牧師解釋説,信心好比領受恩典祝福的器皿,人的信心有多大,從神得到的祝福就有多大。神的恩典和祝福猶如大海廣闊高深、無邊無際,但倘若人的信心器皿只有碗那麼大,那麼從神領受到的恩典祝福就只有那麼小了。所以,基督徒要預備大的信心器皿。
聖經記載很多美好信心的故事,五餅二魚的奇蹟就是一個典型。耶穌用一個孩童僅有的五餅二魚施行了神蹟,結果喂養了五千成年男子。他分析説,對孩童來講,獻出五餅二魚是非常不容易的,因為那是他僅有的食物。但這就是信心的榜樣。
他發現在這些信心的故事中,神總是讓人先捨棄,然後才開始動工。其實,神完全有能力把無變有,祂根本不需要人的財富、道德,祂要的乃是人生命的本身,盼望我們把自己的生命為祂全然的擺上,完全委身於祂。
在神看來,什麼樣的生命是最美好的?就是願為主撇棄一切跟從祂的。基督徒不能既事奉主、又貪戀世界的虛榮和財富,神只喜悦完全委身於祂的兒女。
為此,遠牧師提醒所有生活在屬世洪流下的基督徒不斷捫心自問「我是誰」? 要十分清楚的知道自己是神的兒女,是已經得著永生的人,是肩負大使命的人,這樣的人是不能和世界同流合污。
他還勉勵弟兄姊妹不要忘記主的大使命,時常懷著使命感,這使命感會激發出信心來。總之,大家無論做什麼,都不要忘記都是為了榮耀神而行,自己一生要為神而活。
相關新聞:
遠志明牧師談宣教之一:肩負大使命
遠志明牧師談宣教之三:投身大復興
遠志明牧師談宣教之二:懷抱大信心
全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