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蔓延两年多,世界各地市民心理受到不同程度的负面困扰及影响,香港及亚洲多个组织联合进行调查,发现香港在亚洲排行第3,四分一港人抑郁程度属中度至非常严重。
香港树仁大学社会工作系、香港理工大学(专业及持续教育学院)、香港忠仆事奉中心,联同亚洲其他地区组织,今年8至9月在9个亚洲地区进行网上问卷调查,了解新冠肺炎及经济下滑对市民影响,并且探讨孤独程度、自我关怀及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
香港新冠第5波后遗症:疫下创伤亚洲排第三
调查共收集1539份有效问卷,其中280份来自香港,结果显示整体受创伤事件以10分为极大影响,香港为4.64分,较2021年资料(4.94分)为低,不过仍然有36.1%受访者表示新冠肺炎的负面影响为中度至极大影响,反映今年第5波疫情的后遗症;如以地区划分,台湾(5.59)、泰国(5.27)则高于香港。
至于抑郁、焦虑、压力程度,男性与女性相若,18至29岁人士较其他组别人士高;如以地区划分,香港、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地区多于20%受访者属于中度至非常严重程度。调查亦发现,抑郁、焦虑及压力程度越高,孤独程度显著上升、自我关怀程度显著下降。
宗教提高自我关怀意识
在发布会上,被问及宗教信仰对心理调整有否相互关系时,香港树仁大学社会工作系高级讲师曾伟洪回应指,比较过往调查显示,基督教的自我关怀部分略高,估计教会提供的团契聚会让基督徒增强该方面的意识,曾伟洪补充,在统计学上数字仍是相若。
研究团队建议,各地区政府、医疗团体、民间组织加强识别在社区有潜藏心理困扰的人士及提早预防,例如 : 加强公众心理卫生讲座、 咨询热线、 心理辅导人员的培训等,呼吁大众更大的同理心明白身边人的处境, 在情感交流上与其他人更深的联系,以改善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减少孤独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