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廿世紀的西方神學家中,潘霍華是影響華人教會最為深遠的一位。他的著作《獄中書簡》、《團契生活》、《追隨基督》、《耶穌基督》、《創造與墮落》等都引起了華人教會界,包括中國大陸教會的迴響。
台灣中原大學宗教研究所舉辦的國際研討會,與世界同步紀念這位殉道者的百年誕辰,意義非凡。會議主題為「基督與世界:潘霍華與漢語神學」,旨在討論這位身處德國納粹最為艱難時代的思想家,如何在信仰行動與神學思想之互動中,發展出革命性的行動和思想,包括「追隨即赴死」、「及齡的世界」、「分擔上帝的苦難」、「非宗教的基督教」等。
王貞文教授-「孤獨的操練」
3月18日早上,由台南神學院王貞文教授發表了「孤獨的操練──探討神學家潘霍華由《團契生活》到《獄中書簡》的書寫過程中的靈性歷練」。王貞文表示,孤獨的狀態可能是隔絕與疏離,但是卻是一種深遂的靈性經驗:人在孤獨中成為禱者,與上帝會遇,人在孤獨中可能會鍛鍊堅強和真實的自我,可以勝過試探。
二十世紀的德國神學家潘霍華,時代衝擊著他的神學生命,他選擇不波逐流的鋭利思考,把受到納粹狂潮衝擊而幾乎毀滅的德國基督新教穩定下來。王貞文把潘霍華的「孤獨」處境分成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當納粹掌政時,很多教會把國家領袖當天神崇拜時,潘霍華卻所告別原本他所認同且看重的教會團體,走上自己的路,這樣的孤獨是起因於對他者的關懷,對他人及這個世界涉入很深的情況下的孤獨。以後又在認信教會的傳道人訓練中,在團契生活中學習孤獨的能力。
第二階段從他旅美日記中流露出來,潘霍華在美國作出重要決定時沒有一個朋友在身邊,他的日記中充滿自省與不安,他希望在國家正處在艱難的歷史時刻,能和自己的同胞在一起。他選擇了這條不榮美的道路,是一條孤獨的路,為了涉入一個大的羣體,擔當時代的使命。
而最後一個階段,是潘霍華在獄中時,強迫地經歷到孤獨。在獄中他又寫了「我是誰?」一詩,他成為了一位禱者,與真實的我相遇,也孕育著對指向上帝的超越力量。在這受苦的階段,離開了團契的保護和扶持,單獨地面對上帝,進入一個獨特和全新的境界,對潘霍華來説,是靈性的體驗上一個奇妙的轉變。
周學信教授-「潘霍華的非宗教基督教」
接下來,周學信教授發表了「潘霍華的非宗教基督教」的論文,「非宗教的基督教」是潘霍華神學中最具爭議的主題之一。周學信表示,若不明白潘霍華神學以基督論為中心,必定會對他產生誤解。對潘霍華來説,用非宗教方式來詮釋,即是用基督論來詮釋。潘霍華倡議的基督教信仰,並非「反宗教」的,而是「非宗教」的。潘霍華並不是用宗教,而是嘗試根據非宗教,來瞭解做人的意義。
周學信分開兩個部份來詮釋,包括陳述非宗教基督教的內容與意義,以及探索非宗教基督徒的生活原則。他説,潘霍華的非宗教基督教觀念,並沒有拒絕教會的觀念,他在教會裡面找到價值,但同時呼籲教會改革,而非宗教基督教應該被視為一個更新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