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June Hunt
「我只是不理解聖誕節。我不是感到快樂,而是感到失望。」這是查理•布朗(Charlie Brown)對他的「精神科醫生」露西(Lucy)訴説他感受到的像收到不想要的禮物一樣的不祥預感。你在聖誕節也有過同樣的感受嗎?
很多人在聖誕節的時候都會焦慮。通常原因是什麼?對抗和衝突已成為聖誕節的一個沒有人想要傳統。如果你不想在聖誕節的時候打開自己充滿痛苦的家庭歷史和爭論,現在就決心給你所愛的人一份不同的禮物吧——解決爭端的恩賜。
在你試圖解決爭端之前,回答下面6個問題,評估你的位置。為了幫助你們記住這問題,5個問題的開始以W開頭,一個以H開頭。
#1誰(Who? ) 誰捲入到了爭端中?
——説出目前捲入了爭端的名字。
——列出誰有可能捲入爭端。
#2 什麼(What?)什麼是你的目標?
——寫下來你想達到的是什麼?
——請寫清楚什麼是短期的目標,什麼是長期的目標?
#3原因(Why?)你為什麼做這些?
——為採取行動列出原因。
——列出來如果你不採取行動,會有什麼結果。
#4 哪裏(Where?)將會在哪裏發生?
——估計一個你認為衝突可能會解決的地方。
——考慮是不是還有另一個更適合的地方可以解決問題。
#5 時候(When?)你想什麼時候解決?
——建立一個從開始到結束的時間表。
——寫出來短期的重要目標。
#6 方法(how?)你想通過什麼方法解決?
——列舉出需要落實到位的政策和程序。
——列舉出需要完成這個目標的時間表。
「聰明人的心得知識,智慧人的耳求知識。」(箴言書18章15 節)
聖誕節早上可能不是你去找家庭成員解決矛盾的最佳時間。但是,能擁有一個家庭成員不吵架的聖誕節,實在是你收到的最大的禮物。所以積極主動的提前計劃把你的敵人轉化為朋友……
F——尋找(Find)稱讚你敵對的人的方法
——尋找並説出你敵對的人説擁有的正面的性格特徵。
——讚美的焦點不宜流於表面,像衣服,頭髮或外表。
——在適當的時候表達真摯的讚美。「我注意到(你説話、工作或唱歌……很有效率),並且我真的欣賞那些。 」
「你們的言語要常常帶著和氣、好像用鹽調和、就可知道該怎樣回答各人。」(歌羅西書4章6節)
R——用善回應(Repay)你敵對的人的惡
——尋求並增加善的行為。
——向神承認你將不會像你敵對的人那樣,做出讓人不舒服的行為。
——和別人談論你敵對的人時,不要用侮辱的言語。
「不要以惡報惡。眾人以為美的事,總要留心去做。」(加拉太書4章6節)
I——在禱告中為你敵對的人代求(Intercede )
——向神詢問你敵對的人真正的需要。
——尋找神的視角看待你和你敵對的人的不同之處。
——每一次你敵對的人浮現在你腦海中時,就為他禱告。
「至於我,斷不停止為你們禱告,以致得罪耶和華。我必以善道正路指教你們。」(撒母耳記上 12章23節)
E——理解(Empathize)你敵對的人
——瞭解你敵對的人過去的傷害和他經歷的艱難。
——當你想到自己的傷害和困難時,承認你的感受。
——當你和你敵對的人感受一致時,你會對你敵對的人感到同情。
「總而言之,你們都要同心,彼此體恤,相愛如弟兄,存慈憐謙卑的心」(彼得前書3章8節)
N——向你敵對的人培養(nurture)饒恕的心。
——意識到你自己也傷害其他人。
——記住自己也是需要原諒。
——向神禱告,求神給你就像神饒恕你一樣的能力饒恕你敵對的人。
「你們站著禱告的時候,若想起有人得罪你們,就當饒恕他,好叫你們在天上的父也饒恕你們的過犯」(馬可福音11章25節)
D——決定(decide)去愛你敵對的人
——認為自己是神愛的管道。(希臘單詞agape的意思是尋找別人身上最美好的地方)
——尋找切實的方法不斷地表達出你最大限度的愛。
——持續把焦點放在「我敵對的人最感興趣的是什麼」……然後去做。
「只是我告訴你們要愛你們的仇敵,為那逼迫你們的人禱告。」(馬太福音5章44節)
S——尋找(seek)滿足你敵對的人的需求
——尋找什麼是對你敵對的人特別有意義的事。(諸如:滿足你敵對的人所愛的人的要求)
——邀請你敵對的人和你一起參加一個你們倆都覺得有意義的活動。
——以出乎意料的好行為來侍奉你敵對的人。
「 所以,你的仇敵若餓了,就給他們吃;若渴了,就給他們喝。因為你這樣行,就是把炭火堆在他們頭上。」(羅馬書12章20節)
當你期待著家庭聚、聖誕歌和聖誕樹下的裝飾和禮物時,考慮一下建立一個新的家庭傳統吧。試著採取這些步驟醫治破碎的關係,並且解決家庭的衝突。讓聖誕節充滿喜樂,而不是讓人憤怒的爭吵。
-
香港一牧者解析「離堂文化」 敦促傳統教會自我改革
研究歷時一年多的《2024香港教會普查》數據上月底發佈,引發關注,顯示香港教會正面臨明顯的「離堂趨勢」。
-
在教會談論政治可以嗎? 台灣一牧者提出三大思考
政治議題難以避免,對「教會裡對是否應該談政治」的問題,眾説紛雲。基督徒究竟如何在信仰羣體中面對政治討論?台灣基隆教會本堂傳道莊迺民近日在YouTube頻道提出三大思考重點供信徒參考。
-
德國「無宗教信仰者」人數首次超過天主教與新教信徒
根據德國「世界觀信息服務」(Fowid)研究小組2024年最新公佈的調查結果,德國無宗教信仰者人數首次超過天主教徒和新教徒,使得無信仰人羣成為該國最大的「宗教」羣體。
-
中國宗教局五月起強化規管外國人宗教活動
中國國家宗教事務局4月1日發佈《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外國人宗教活動管理規定實施細則》,新規例於5月1日起施行。這是2010年後,宗教局再次修訂《實施細則》,進一步規管境內外國人的宗教信仰活動。
-
中梵主教任命協議、祝福同性伴侶:教宗離世留下的爭議
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在剛過去的復活節星期一清晨離世,他在任時與中國政府簽署《中梵雙方關於主教任命的臨時性協議》(簡稱《中梵協議》)引來主教任命問題,而批准神父為同性伴侶祝福亦備受福音派人士抨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