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性戀羣體多年努力下,越來越取得太眾的同情與包容。歐美國家已逐步將婚姻的門向同志們大開,學校從幼稚園開始教育孩子「兩個爸、兩個媽」的家庭觀念。
雖然亞洲人的傳統婚姻觀念較穩固,但同性戀打著「新派思潮」及偽人權的旗號,亦漸漸博取大眾的關注與同情。一向鼓吹同性戀的中大學生會及小童羣益會去年對香港大學生的調查顯示,九成人接受對老師或同學是同性戀,或多或少顯示大眾對同性戀的歧視已漸漸消失,比前變得更寬容。
不少人誤信同性戀是常被歧視、權利被剝奪的弱勢小羣,因而對他們投以同情及支持的一票,但説到同性戀歧視立法、或同性婚姻合法,有必要先考慮一些事實。
事實一:同性戀絕不是弱勢社羣
多年關注美國同性戀運年的太平洋法律協會創辦人戴吉斯 (Dr. Brad Dacus)表示,同性戀運動有明確的目標及模式:先打著人權的旗號爭取肛交非刑事化、進而以弱勢社羣的形象博取人們的同情爭取政府反歧視立法。下一步反過來逼使社會認同同性戀,並通過法律手段將異見聲音加以審查或禁制,最後以「仇恨法」將異見者刑事化。
事實亦證明他們不是無矢放的。美國同性戀已成了力量龐大的羣體,不少州份將同性戀合法化。同性戀社羣成弗N同性戀課程打入一些公立學校,將不認同同性戀、及不願讓孩子參與同性戀課程的家長抓進監牢。
此外,鼓吹同性戀的言論可在任何地方傳播,但極温和的反對聲音卻被打為仇恨言論而受到審查或刑罰。戴吉斯的太平洋法律協會的逾千名會員律師過去多年免費為因得罪同性戀者而動輒得咎的無辜人們打官司,他們可能只是表達了不認同同性戀的意見而惹上官非,而這些年來他們幫助的人士逾千。
事實二:支持同性戀,不自覺就等於支持戀性、孌童、亂倫等
政府一旦支持同性戀後,便對一夫多妻、變性人、易服癖、孌童、成年人亂倫、人獸交等不正常的社羣的訴求無招架之力。
這並不是誇大其詞或危言聳聽。戴吉斯表示他曾列舉出同性戀運動支持同性婚姻的理由,發現同樣的理由完全同樣可支持上述其他少數不倫性癖人士的種種合法權益。
他説:「如政府的政策擴充了婚姻的定義,沒理由不包容其他。」他認為婚姻的定義一定要在某個地方劃界線,並且相信一夫一妻及異性戀有其獨特性,適宜為婚姻下註腳。
事實三:同性戀社羣的生活方式不值得鼓吹
同性戀社羣的生活方式危害健康是一個事實。大量數據及社會科學研究證實,同性戀社羣的生活方式無論對他們個人身體健康和精神健康都帶來負面影響。
雖然亦有部份同性戀者是二人相戀著過日子,並不涉濫交的生活方式,但整體而言,真實的數據顯示,同性戀羣體肛交的性交行為令他們得愛滋病、肛門癌、食道癌等比率遠遠高於異性戀者。此外同性戀社羣中由普遍的濫交生活令他們患上抑鬱症及走向自殺的比率亦更高,以上種種亦令同性戀者總體壽命更短成為事實。
戴吉斯認為,由於社會大眾大多數對同性戀的議題及負面影響所知寥寥,因而對他們採取寬容的態度,他認為需要在同性婚姻未通過以前透過公共教育、公共討論等,讓公眾擁有知情權,明白同性戀行為對個人及社會的影響,從而對有關議題作出客觀的判斷。
-
教會是罪人而非罪犯的避難所:福音派領袖支持執法進入教堂
家庭研究委員會主席、政治家和福音派領袖托尼·帕金斯(Tony Perkins)公開表示支持特朗普政府的移民執法新政策。他強調:「教會是罪人的避難所,但不能成為犯罪分子的庇護所。如果這些教堂收留了謀殺犯、強奸犯或其他非法進入美國的犯罪分子,那麼政府完全有權力進入並將他們帶走。」
-
約翰·派博回答:一年的讀經計劃開始了 如何把聖經故事運用於個人生活?
在最新一期的《問約翰牧師》播客中,約翰·派博牧師探討瞭如何將聖經中的故事運用到個人生活中。
-
中國家庭教會接收奉獻遭「詐騙罪」指控 引發國內外聯合聲援
近年來,中國多地家庭教會因接收信徒奉獻被當局以「詐騙罪」名義進行刑事指控。臨汾聖約家園教會成為最新的目標。2024年年底,教會成員、法律界人士及部分北美基督徒領袖聯合發布聲明,表示反對以「詐騙罪」名義迫害教會,呼籲政府尊重宗教信仰自由,釋放被捕人員。
-
韓基總呼籲WEA2025主辦教會停止財務支持 並要求關鍵領導人辭職
1月17日,韓國基督教總聯合會(Christian Council of Korea,簡稱CCK/韓基總)發表聲明,對計劃於今年10月在韓國首爾舉辦的世界福音派聯盟(WEA)大會提出質疑。該聲明敦促即將承辦WEA2025大會的愛之教會(Sarang Church)將其對WEA的財務支持公開化,並要求負責籌備大會的關鍵人物——WEA副秘書長塞繆爾·蔣牧師(Rev. Samuel Chiang)辭職。
-
葛福臨再次擔任總統屬靈顧問 談特朗普移民政策如何體現對全球教會的關懷
作為撒瑪利亞救援會和葛培理佈道協會的負責人,葛福臨牧師是特朗普總統的屬靈顧問之一。在近日的一次訪談中,葛福臨牧師談到了他對特朗普第二個總統任期的期望、是否有意避免在宣誓時使用《聖經》、以及特朗普的移民政策如何體現他對全球教會的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