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憂愁,卻是常常快樂的」 (哥林多後書六章10節。)
主張苦行主義者,連流淚也在禁止之列;基督徒卻不然。
許多時候,我們憂悶得發昏;當剪毛的剪刀碰在顫抖的肉上時,當仇敵的欺侮達到頂點時,當我們的心幾乎碎裂時,最自然我們巴不得尋找機會痛哭一場,釋出胸中的憂愁。
但是還有一個比痛哭更好的方法。
航海者知道甘泉是在苦且鹹的海水中找到的;旅行家知道阿爾卑斯山最美麗的花,是生在最荒僻,最崎嶇的山路上的;屬靈人知道最寶貴的詩篇是在最痛苦的時候寫成的。
所以讓我們在黑暗中贊美神我們主耶穌基督的父。試煉越深,願我們的歌聲越高。
親愛的,你有沒有學會這個課呢?我們不只要忍受神的旨意,揀選神的旨意,遵行神的旨意,幷且要用贊美來歡迎神的旨意。——譯自《火中的試驗》(Tried as by Fire)
-
記者揭跨性別產業內幕:超人類主義、企業政治利益合作圈
一篇深度報道揭示,美國富商和企業在推動跨性別產業的背後,可能暗藏著一個更大的動力——推進超人類主義(transhumanism),以及無窮的經濟利益。
-
香港一牧者解析「離堂文化」 敦促傳統教會自我改革
研究歷時一年多的《2024香港教會普查》數據上月底發佈,引發關注,顯示香港教會正面臨明顯的「離堂趨勢」。
-
在教會談論政治可以嗎? 台灣一牧者提出三大思考
政治議題難以避免,對「教會裡對是否應該談政治」的問題,眾説紛雲。基督徒究竟如何在信仰羣體中面對政治討論?台灣基隆教會本堂傳道莊迺民近日在YouTube頻道提出三大思考重點供信徒參考。
-
德國「無宗教信仰者」人數首次超過天主教與新教信徒
根據德國「世界觀信息服務」(Fowid)研究小組2024年最新公佈的調查結果,德國無宗教信仰者人數首次超過天主教徒和新教徒,使得無信仰人羣成為該國最大的「宗教」羣體。
-
中國宗教局五月起強化規管外國人宗教活動
中國國家宗教事務局4月1日發佈《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外國人宗教活動管理規定實施細則》,新規例於5月1日起施行。這是2010年後,宗教局再次修訂《實施細則》,進一步規管境內外國人的宗教信仰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