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數月撰文分析當今教會遭遇的幾大挑戰後,歸正教會亞太裔教會聯盟主席張景祥牧師又開始發文探討一系列的應對策略。他先強調教會與神學教育不可忽略「屬靈的層面」,同時要學習屬靈爭戰之原則。
張牧師表示今日美國教會邊緣化,牧者的聲音份量愈來愈小,逐漸失去作光作鹽的職能。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教會隨波逐流、與世俗為伍;一方面是教會面對外界挑戰自亂陣腳、窩裏鬥,缺乏合一的心志。
更深層的原因是,現今的神學教育普遍偏重理性的分析與理解,忽略了「屬靈的層面」,這種風氣也影響了把握教會方向盤的牧者。
張牧師拿頗有名氣的曼哈頓29街夾第五大道的歸正教會當反面教材。這所教會的神學背景是自由派神學,注重社會公益,同時也大力支持同性戀運動。當年該教會為了抗議小布希總統向伊拉克、阿富汗動武,就在教堂四周欄杆上掛滿了黃布條,上面寫著所有陣亡將士的名字。
張牧師表示,教會此舉不妥當,因為從屬靈上講這些懸掛的黃布條是在呼喚「死亡的靈」。然而,自由派人士並不相信靈界對物質界的影響。很巧的是,那教會的牧師後來疾病纏身,並於不久前病逝。
雖然張牧師無法證實這兩件事有直接的關聯,但他相信聖經提及的靈界對物質界是有直接的影響,例如為何基督徒對「祈禱上帝垂聽?」深信不疑?
「因為祈禱是人在物質界跟在靈界的神一個很重要的溝通的管道。而且上帝是掌管宇宙的真神,祂的聖靈充滿全宇宙,掌理一切,雖眼看不見,但藉所造之物及神蹟奇事都在彰顯祂不但掌理,也和我們同在。」他説。
為此,張牧師強調神學教育要平衡屬靈層面,身處末後日子的教也會要學習明白屬靈爭戰的原則。
-
梵蒂岡歷史首次 教宗方濟各葬禮使用普通話禱文
天主教已故教宗方濟各葬禮上的四句中文普通話禱文創造了歷史。作為耶穌會的一員,方濟各似乎決心追隨早期耶穌會傳教士前往中國的腳步,並希望改善與中國的關系。
-
記者揭跨性別產業內幕:超人類主義、企業政治利益合作圈
一篇深度報道揭示,美國富商和企業在推動跨性別產業的背後,可能暗藏著一個更大的動力——推進超人類主義(transhumanism),以及無窮的經濟利益。
-
香港一牧者解析「離堂文化」 敦促傳統教會自我改革
研究歷時一年多的《2024香港教會普查》數據上月底發佈,引發關注,顯示香港教會正面臨明顯的「離堂趨勢」。
-
在教會談論政治可以嗎? 台灣一牧者提出三大思考
政治議題難以避免,對「教會裡對是否應該談政治」的問題,眾説紛雲。基督徒究竟如何在信仰羣體中面對政治討論?台灣基隆教會本堂傳道莊迺民近日在YouTube頻道提出三大思考重點供信徒參考。
-
德國「無宗教信仰者」人數首次超過天主教與新教信徒
根據德國「世界觀信息服務」(Fowid)研究小組2024年最新公佈的調查結果,德國無宗教信仰者人數首次超過天主教徒和新教徒,使得無信仰人羣成為該國最大的「宗教」羣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