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青年牧师谈信仰、婚姻与独身

171007.
171007

恋爱与婚姻是大多数人很关心的问题,同时又最令人苦恼。周巽正牧师与廖文华牧师于GOOD TV青年节目《共享观点》中大谈如何以信仰角度看待单身与婚姻。

"爱情铁三角"

廖牧师提到斯坦伯格的"爱情三角形"理论。一段完美的爱情包括了热情、亲密及承诺,形成"三角形"。 若一段关系只有其中一项,依次来说便只能定性为"迷恋"、"友谊"和"空虚的爱"。

假如关系中进一步有"热情"与"亲密"便属"浪漫的爱",俺如爱情电影一般干柴烈火;倘若只有"亲密"和"承诺"便如很多老夫老妻那样"友谊式的爱情"。而蕴含"热情"及"承诺"的叫作"虚幻的爱",闪婚便是其中一例。他指出若关系中三者兼具,便称作"完美的爱",有了这样的条件才能稳定步入婚姻之中。

进入感情的原则

廖牧师说要进入感情之前必须要了解自己:"一开始必先由自身开始,先检视自己是否适合谈恋爱。"若因为刚分手而希望找寻新对象填补空虚,则显然不是一个适合的时机。自我检讨后再评核对方是否适合自己,然后才走进"爱情三角形"之中。

周牧师则认为,当失恋者进入下一段感情时,往往都会将前度没有的特质扩大,作为择偶的首要准则,假如前任性格很凶,他便会寻找一个温柔的对象。他说:"这种钟摆效应容易使人在判断上有颇大的误差。"

信徒可以跟非信徒结婚吗?

两位牧师均认为,许下婚姻的承诺前,最她对方有跟你一样的信仰和价值观。对于"信与不信不能共负一轭"的圣经原则,廖牧师解释:"神所有的规范中,信与不信不能共负一轭是对我们来说有好处。就像我们要求孩子要准时睡觉般,这些规范的背后都藏著更深的爱。"

他表示,很多信仰与价值观有差异的人在一起,很多时一些生活的乐都无法分享,甚至在属灵当中的喜乐对方也无法理解。对此周牧师认为:"当你跟没有信仰的另一半分享这种喜乐时,我觉得会是困难。而当你最亲爱的伴侣没有办法与你的灵契合的时候,对关系来说不是最理想。"

廖牧师赞成此观点,他说:"有相同的信仰而结合确实为了我们的好处。"他举例说曾有一位师母为对象祷告了19年对方才信主,之后丈夫更成为牧师,人人都只云这是个佳话,却只有这位师母知道个中辛酸:"信徒与非信徒的爱情并非绝对不能开花结果,但当中可能有相当大的忍耐与代价。"

享受单身的过程

谈到单身者的处境,廖牧师说:"身处单身的人不一定都进入独身里面,可是每人都必会经历过单身。而首要的是,我们必先摆脱社会对单身所赋予的负面形象。"

他认为单身可以是个很大的祝福:"对适合单身或未预备好进入爱情的人来说。如果能在当中好好学习的话,它都是一件非常美的事情。"

周牧师则关心到单身者面对的压力,他说:"在教会中不少单身的弟兄姊妹都有无形的压力,因为当中不少教友都是已婚或已建立家庭。但须知无论是已婚还是单身,我们都活在神的心意里面,而非因著已婚而在神眼中更有价值。因为呼召跟命定,与此没有绝对关系。"

他续道:"在单身中,我们更要看重自己的价值,不要陷入世界的观念之中。"

"我们要从《圣经》我角度看待婚姻和贞洁,使我们於单身中仍能活得圣洁。我相那种身份感、价值观和使命感,对一个单身或已婚的人来说是同等尊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