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清康熙皇帝脍炙人口的七言律诗〈康熙十架颂〉近日由网络媒体宣教基地制作成动画及配以注解,将400年前帝皇纪念基督被钉死十架之作图像化。
中国满清康熙皇帝(1654年-1722年)八岁登基,在位61年,替清朝奠下基石为帝国全盛期君主之一。康熙亦热心探讨基督真道研习圣经,常跟外国传教士谈道,因而熟悉圣经和教会历史,并且撰写教会为题材的对联、诗歌,其中脍炙人口的七言律诗〈康熙十架颂〉(或称:康熙十架歌)流传于世,此乃熟悉新约四福音的康熙,纪念耶稣基督被钉死十架而作。
〈康熙十架颂〉全诗:
「功成十架血成溪,百丈恩流分自西。
身列四衙半夜路,徒方三背两番鸡。
五千鞭挞寸肤裂,六尺悬垂二盗齐。
惨恸八垓惊九品,七言一毕万灵啼。」
"Jesus Online网络媒体宣教基地"在脸书上载〈康熙十架颂〉动画影片,详解出处及意义。文中指,此为一首叙事史诗,在短短五十六字包含了由一至十、百、千、万数目;又有寸、尺、丈量度,更难得是康熙对耶稣基督在最后晚餐过后、直到上十字架的受苦历程描述历历如在眼前。
文中续指,从〈康熙十架颂〉 内容,康熙应是详细考查过耶稣生平,可能是来华传教士南怀仁神父给康熙上过查经班,并且详细为他讲解,康熙整理出思路纹理及抒发本身情怀而作成该首诗。
〈康熙十架颂〉词解:
1."四衙":耶稣被捕后历经四轮审讯
2."三背":彼得在鸡叫二次以前三次不认主
3."九品":九为阳数之最大数,皇帝多用以附会为自己的位称,如"九五之尊",意即指康熙自己
4."七言":耶稣在十架上所说的七句话,即"十架七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