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若愚院長:基督徒也是Pro-Choice!?

尊重家庭與生命的神聖 按主旨意做抉擇

踏入二十一世紀,後現代主義不斷挑戰道德倫理規範,尋求固有價值觀以外的出路,以滿足個人的意志。在墮胎、安樂死、幹細胞、人工生殖等生命攸關的問題上,道德倫理標準欠奉,造成了很多混亂和悲劇。Pro-choice(維護個人選擇權)與Pro-life (維護生命)兩派各為自己口中的「真理」辯護,基督徒該如何自處?

美福神學院陳若愚院長上週六(2月24日)出席首屆灣區華人教會生命倫理研討會時,以「家庭與生命的神聖」為題作演講,用聖經的教導來幫助信徒建立正確的立場。

陳院長指出,今世的挑戰是沒有聖經為本的倫理觀。利主義的現代人認為,既然家庭制度並不保證是長久的,就可以廢掉。以社會經濟效益為目標的想法,也使人把生命的價值貶低至純生理性的存在(Physiological existence);如果一個人失去了社會的能就寧可去死。總而言之,人們都用相對的角度來看家庭與生命。

然而,陳院長説,既然神創造人和萬物,就只有神才知道生命與家庭的真正價值,人必須回到聖經去尋找答案。

首先,陳院長説明家庭的神聖。創世紀裏面記載神造了一男一女,讓他們結合為一,這就是神定下的家庭的藍圖。有了婚姻和家庭,才會有兒女;家庭就是大前提,沒有家庭的兒女在成長上會受到影響。神又交給家庭管理地上萬物的使命(創1:28)。另外,無論在舊約和新約,神都一直看重家庭。一個明顯的例子是亞伯拉罕,神並不是與他一個立約,而是與他的家庭立約,這份祝福更世世代代流傳下去。

今日隨著生物科技的發展,人按照自己的意思,弄出了很多另類的「家庭」結構。比如試管嬰兒,就是一男一女所結合的家庭以外出來的生命,是由科技產生的。孩子一生下來就有原生家庭以外的血緣父親、母親、甚至是父母親,把神所預定的家庭藍本打亂了。

接著,陳院長把話題轉到生命的神聖。神按照他的肖像創造人,所以生命是神聖的。陳院長指出,真正的生命並不只在乎肉體上的存在與否。聖經的人生觀指明,生命是永恆的存在,有今生和後生,問題只是有沒有與神同在。陳院長勸導與會者,真正的生命是與神交通的生命,這是人一生所需要追求的目標。正因為生命是神聖和寶貴的,裏面有神的形象,所以不可傷害別人的生命。

陳院長認為,某些醫學科技如安樂死和墮胎,是侵犯生命之神聖的。當肉體生命被疾病所摧殘,究竟什麼時候一位醫生、家人或者病人有權力去結束生命呢?胎兒究竟是什麼時候開始有生命呢?什麼時候墮胎才不算殺害生命呢?一切的答案都在神裏面。

陳院長大膽地指出,基督徒不只是pro-life,也是pro-choice;但這個choice應該是在神的主權下面做的,不是我個人的choice,而是神的choice。人的確有自由意志,但是人不應濫用,反而應該選擇使用這個自由來順服神。

最後,陳院長呼籲灣區的牧者同工和信徒,同來推動生命倫理運動。他説:「讓我們來肯定創造的主賦予生命與家庭的神聖,並在今天的社會和家庭裏面重建基本的基督徒倫理觀。而且,不但在家庭與教會裏面實行,也在社會上和法律上去積極爭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