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若愚院长:基督徒也是Pro-Choice!?

尊重家庭与生命的神圣 按主旨意做抉择

踏入二十一世纪,后现代主义不断挑战道德伦理规范,寻求固有价值观以外的出路,以满足个人的意志。在堕胎、安乐死、干细胞、人工生殖等生命攸关的问题上,道德伦理标准欠奉,造成了很多混乱和悲剧。Pro-choice(维护个人选择权)与Pro-life (维护生命)两派各为自己口中的"真理"辩护,基督徒该如何自处?

美福神学院陈若愚院长上周六(2月24日)出席首届湾区华人教会生命伦理研讨会时,以"家庭与生命的神圣"为题作演讲,用圣经的教导来帮助信徒建立正确的立场。

陈院长指出,今世的挑战是没有圣经为本的伦理观。利主义的现代人认为,既然家庭制度并不保证是长久的,就可以废掉。以社会经济效益为目标的想法,也使人把生命的价值贬低至纯生理性的存在(Physiological existence);如果一个人失去了社会的能就宁可去死。总而言之,人们都用相对的角度来看家庭与生命。

然而,陈院长说,既然神创造人和万物,就只有神才知道生命与家庭的真正价值,人必须回到圣经去寻找答案。

首先,陈院长说明家庭的神圣。创世纪里面记载神造了一男一女,让他们结合为一,这就是神定下的家庭的蓝图。有了婚姻和家庭,才会有儿女;家庭就是大前提,没有家庭的儿女在成长上会受到影响。神又交给家庭管理地上万物的使命(创1:28)。另外,无论在旧约和新约,神都一直看重家庭。一个明显的例子是亚伯拉罕,神并不是与他一个立约,而是与他的家庭立约,这份祝福更世世代代流传下去。

今日随著生物科技的发展,人按照自己的意思,弄出了很多另类的"家庭"结构。比如试管婴儿,就是一男一女所结合的家庭以外出来的生命,是由科技产生的。孩子一生下来就有原生家庭以外的血缘父亲、母亲、甚至是父母亲,把神所预定的家庭蓝本打乱了。

接著,陈院长把话题转到生命的神圣。神按照他的肖像创造人,所以生命是神圣的。陈院长指出,真正的生命并不只在乎肉体上的存在与否。圣经的人生观指明,生命是永恒的存在,有今生和后生,问题只是有没有与神同在。陈院长劝导与会者,真正的生命是与神交通的生命,这是人一生所需要追求的目标。正因为生命是神圣和宝贵的,里面有神的形象,所以不可伤害别人的生命。

陈院长认为,某些医学科技如安乐死和堕胎,是侵犯生命之神圣的。当肉体生命被疾病所摧残,究竟什么时候一位医生、家人或者病人有权力去结束生命呢?胎儿究竟是什么时候开始有生命呢?什么时候堕胎才不算杀害生命呢?一切的答案都在神里面。

陈院长大胆地指出,基督徒不只是pro-life,也是pro-choice;但这个choice应该是在神的主权下面做的,不是我个人的choice,而是神的choice。人的确有自由意志,但是人不应滥用,反而应该选择使用这个自由来顺服神。

最后,陈院长呼吁湾区的牧者同工和信徒,同来推动生命伦理运动。他说:"让我们来肯定创造的主赋予生命与家庭的神圣,并在今天的社会和家庭里面重建基本的基督徒伦理观。而且,不但在家庭与教会里面实行,也在社会上和法律上去积极争取!"

  • 今夏如何服事返家的大学生?——给教会的五项建议

    今夏如何服事返家的大学生?——给教会的五项建议

    大学生返家的这个夏天,是教会可以主动伸出手、重新接纳他们的重要窗口。教会可用真诚的关系、具体的行动,让他们知道:你仍属于这里,这里仍是你的属灵之家。

  • 复活节为信众祝福后 88岁教宗方济各离世返天家

    罗马天主教会第266任教宗方济各(Pope Francis)于4月21日复活节星期一清晨7:35安息主怀,享寿88岁。梵蒂冈枢机主教凯文·法雷尔(Kevin Farrell)于两小时后发布有关死讯并指教宗因脑中风陷入昏迷,引发心脏骤停而逝世。

  • 特朗普出席复活节祈祷晚宴 他说了什么?

    美国总统特朗普4月16日出席复活节祈祷晚宴。他在致辞中强调耶稣基督的受死与复活是基督教信仰的核心,并呼吁国家恢复信仰的精神。他也表达了对宗教自由、家庭价值和教育改革的坚定支持,强调政府应保护基督徒免受迫害。晚宴现场有多位宗教领袖出席,包括葛福临和保拉·怀特。

  • 首获政府批准 华人神学院意大利取景拍摄《基督教在罗马》

    华人基督徒在意大利开设的首间神学院、意大利华人神学院(Italian Chinese Theological Seminary,下称意神)推出大型圣经历史地理探索影片《基督教在罗马》,深入罗马十九处最具历史价值景点,揭开基督教源流。

  • 缅因州学校刻意隐瞒家长助13岁女孩"性别转换"

    近日缅因州一位母亲起诉了女儿就读的学校,原因是学校刻意隐瞒她女儿性别焦虑的情况,并采取行动推动她进行性别认同的"社会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