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维均教牧讲座:用圣经文体看出文本真意

鲍维均牧师昨早为汉语圣经协会主讲《圣经‧新汉语译本》讲座系列,向本港教牧同工讲解如何透过文学体裁理解圣经真义,并用于信息宣讲上。约百名不同宗派教会的牧者参加。 鲍牧师讲解了新约传记、历史、书信及启示文学的起源、用和特色。他强调认识不同文体有助正确了解作者写作的原意,以及如何诠释经文的内容。 不应用文本重构历史 他指出人常犯下一个错误,就是利用文本重构历史,以自己的想像试图将圣经历史的事件重组。历史上亦有人提出将四福音书合参,意图重塑耶稣时代的场景。但他认为圣经文本是神所默示,用文本重构历史,并讲道以历史为中心会出问题。他不赞成教牧每讲道就盲目地以考古资料作背景,他说:「如果关注在重构历史,会花很多时间讨论背景,重构历史。但是如此作用处不大,亦无法反映神默示此经文的用。」 从圣经的传记文体来看,最起初的传记都是哲学家的故事,但所关心的不是个人的私生活,而是他们的生活如何体现了学说。换句话说,传记是有利于哲学流派的流传。由此可见比起重构圣经中的历史场景,他认为更重要是去明白作者写作背后想为群体带出什么讯息,另外的说话就是:启示经文的神和圣灵想透过经文向教会及整个群体启示什么,这个应成为探索及宣讲的焦点。 不应将经文抽出来解释 鲍牧师又提出福音书都有设计和前例,明白此点将帮助明白福音书的意思。他说:"假设我不能重构一本更好的福音书,因此我要看福音书怎样设计,而不是将经文抽出去解释。" 他举例马太福音18章里面内容丰富繁杂,包括讨论"谁为大"、"不要绊倒人"、"失羊的比喻"、讨论教会问题以及饶恕等五个主题,不少人将此看来无章法的内容看作五篇不同主题的讲章,但鲍牧师认为要看出背后的设计:"令我挣扎的是如何用福音书的文体看这经文﹖我们不能零散地抽出经文,而要明白马太的讯息,并且零散的经文拼在一起有什么意思呢﹖有没有讯息是我们要听的﹖拼在一起有什么提醒﹖如这些经文不只讨论伦理、个人的话,有什么震撼性呢﹖" 他以18章作示范,指出五个主题都有一个共通点:提及小人物,指出文本想表达出小子是天国的中心,并且是教会事奉的中心,因此恩典要成为教会的基础原则及典章。他认为要相信圣经本身的设计,并神通过圣经的上文下理向我们说话,才不会漏掉经文的中心思想而流于只将经文零散地运用。 鲍牧师是美国三一神学院新约教授及系主任,亦是汉协《新汉语译本》圣经新约部份的主编。 (请留意本报更详尽的报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