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颖智牧师湾区分享教会牧养心得

在短短廿年之间带领香港中国基督教播道会恩福堂创下从120人至一万人的增长传奇的苏颖智牧师,本月初应山景城主恩基督教会的特别邀请主领了一场"教会牧养"专题讲座,与湾区教牧同工分享经验及心得。 在美国,早几年前"超大型教会"(megachurch)曾一度成为信徒和教牧同工当中的热门话题,并成为了大家共同追求的目标。时至今日,虽然megachurch热潮已告一段落,但是"教会增长"仍是海外华人教会老生常谈的话题。而在这方面甚为成的苏牧师在讲座开始的时候,即坦诚地跟弟兄姊妹表明"教会增长"没有捷径,一定要经过挣扎、流汗和不断顺服主、不断经历主,而且要警醒、谦卑、祷告,在与主同行的时候,教会就成长了。从120人增长到今天有一万人的恩福堂,至今也是一直在挣扎中发展的。 健康教会的牧师和同工的角色与互动 讲座上半场,苏牧师先讲解"健康教会"的特质。从牧师到同工团队之间的互动开始讲起,苏牧师指出了三大方面。首先,他引用了曾任美南浸信会主席的Adrian Rogers牧师的一句口号"一个真正健康的教会是由传道人、牧者来带领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苏牧师解释说,如果教会雇了一个传道人来,这个传道人每天只是按照执事会编订的日程表上班下班,他就只是一位雇工。苏牧师呼吁教会不要请一个雇工来教会服事,因为当一个牧人成为了雇工的身份的时候,就不能成为弟兄姊妹的榜样。带领教会的牧人需要有生命式的事奉,他的生活方式是每天24小时都在服事的人生,不但是在教会事奉,在自己的家庭也事奉,也带领自己的妻子儿女们全家一起服事,他的家应该是常常开放的。苏牧师表示,他也常常开放自己的家来做小组聚会,教会的弟兄姊妹都很熟悉他的家,也很习惯牧师的子女来服事大家。 第二方面,苏牧师讲到执事的角色。很多教会都有执事会独大以至牧师也得要听命于执事会,或者是牧师与执事会之间意见不合、缺乏沟通等问题。苏牧师提醒大家说,"执事的角色是配合传道人一起去同工的"。苏牧师形容在一个健康的教会,牧师和执事之间是一个团队,大家互相配搭服事,因此不会存在所谓的代沟或者鸿沟之类的。苏牧师笑言,他和教会的执事们关系紧密,查经在一起,服事在一起,连打球也在一起。 苏牧师接著提到教会实际运作的中心力量——小组委员。在一个健康的教会里面,除了有牧师、执事做决策和领导之外,还有小组委员来真正落手落脚把计划实行出来,这种互动可以确保各项事工运作有效率。苏牧师道出了小组委员的重要性,"开执事会,如果没有小组委员预先做好计划的话,这个执事会又长又臭。除非他们已经有很周详的计划,我们很清楚他们想做什么、如何做、预算如何,详细的东西知道了,执事会很快就通过了"。 第三方面,是Rogers牧师所谓的"会众的同意和支持"(congregation approved/ endorsed)。苏牧师为这一点补充,会众不但要同意和支持,在一个健康的教会,会众也应该一起投入行动,而鼓励会众投入行动的首要条件是培养他们对教会的主人意识(ownership)。牧者和同工团队必须要把异象传递清晰,让教会的异象变成每个会众的异象,大家才能同心协力达到目标。 健康教会的八个特质 讲完一个健康教会里面牧者和同工团队的角色和互动之后,苏牧师列出了健康教会的其他八个特质。 第一、信仰保守 苏牧师说,一个健康的教会信仰必须要保守,对于绝对的真理不能够有半点的妥协。09年香港曾经因为《家庭暴力保护条例》修订案而闹得满城风雨。当时苏牧师公开反对将同性同居伴侣纳入家暴条例的保护中,担心这项修订等同于承认同性同居伴侣为"家庭",或会为同性婚姻等类似的法案大开绿灯。苏牧师的言论引来了社会上部分人的激烈反应,甚至用粗言秽语来辱骂他,又被扣上"基督教极右派"的帽子。虽然如此,苏牧师从未妥协或后悔,他澄清说,实际上教会并不是要排斥或反对同性恋者本身,只是不愿意纵容罪恶。而且,苏牧师的教会同工当中有前同性恋者,也有曾经入狱的、吸毒的、黑社会的,教会同样地包容他们。 对于绝对的真理,教会绝对不能妥协。可是,苏牧师提醒教牧同工们,在信仰保守的同时,方法一定要创新。面对相对的东西,苏牧师认为教会必须要有开放的态度和弹性。如果有哪些方式是叫教会无法增长的,这些方法应该是错的。 第二、少开会多事奉 要管理一所有一万人的教会,是否就需要开很多会议呢?苏牧师指出,无论一所健康的教会有多大,行政组织一定要尽量简单。如果教会成为了开会的教会,这就是不务正业、浪费资源了。苏牧师说,在有一万人的恩福堂,教会仍然是一个月一次会议,每一次两个小时之内结束,后半个小时更是祷告会。他指出"沟通、坦诚、信任"就是开会流畅的秘诀。 第三、整全的关顾,有关活动的事工安排得井井有条 对于"整全的关顾",苏牧师有独特的见解。他指出教牧同工不要只是想著自己的需要,要更多去发现教会的缺口,每一个年龄层的缺口。苏牧师举个人经验为例说明。苏牧师刚刚从美国回到香港事奉的时候,他发现教会没有育婴的事奉,于是很多有孩子的弟兄姊妹都不能来参加聚会了。苏牧师想尽办法去加强这方面的服事,他希望教会能够成为一个小孩子喜欢来、青少年喜欢来、长者也喜欢来的地方。 带著think big, start small的信念,起初苏师母训练了几个妈妈来看小孩,早堂有几个妈妈来看孩子,她们去参加中堂礼拜的时候,就有参加早堂礼拜的妈妈来替更。自从有几个人开始育婴的服事之后,幼儿的数目就不断增加了,也就代表来参加聚会的父母也不断增加。苏牧师坦言,"现在一家之主不是父母了,而是小孩子。孩子喜欢去的地方,父母就跟著去;孩子不喜欢去的地方,父母就不去。" 苏牧师也分享了一个贴身的观察,"过去我去过一些主日学,什么年龄的孩子们都混在一起,这样的主日学肯定不能吸引小朋友留下来的。小孩子一定要看到peer group,即同年龄的人在一起,玩得很高兴的话,下次他们也很愿意再来。"起初由苏牧师的儿女和执事们的儿女组成的小组,恩福堂的儿童事工就这么开始了,没有想到它从十几人、几十人、几百人增长到现在的1,500多人。 恩福堂的长青团契(长者事工)也是一个奇迹,从最初50人增长到现在超过900人,平均年龄是70多岁。苏牧师形容长青团契是"教会里面很大的动力",因为他们做义工最多、探访最多、去祷告会最多、洗礼最多;每个星期1万多份的礼拜程序表都是他们来叠折的。 "整全,所以整个教会每一个范围都要去看,不能只是看一个部分。就好像一条一条的锁链,到底它有多少力量,不是看它最强的那一环有多少力量,而是看它最弱的那一环有多少力量的。"苏牧师总结说。 第四、专才领导,事工专业化以至教会发展 关于事工专业化,苏牧师强调了牧者的角色是一位属灵领袖,而教会每一个部分的实际运作却是需要专门的委员来执行的。牧者并不需要参与到教会的每一件事情上,只要给委员们属灵的原则,为他们祷告,为他们打气,让他们不受到其他人的干扰,无后顾之忧地去做自己范围内该做的事情。 苏牧师说,"传道人不要做不务正业的东西,建筑不是我的正业,建堂不是我的正业,我要给那些专业的人去做。但是有的涉及到大家都有分的事情,他们会问我们。我们给出意见之后,就放手他们去做。" 第五、全人传道、人人皆兵 一个健康的教会必须要"全人传道、人人皆兵",传福音并不只是属于传道人的工作。苏牧师介绍,每位恩福堂的弟兄姊妹在受洗之前都要接受栽培,其中包括"三元福音倍进布道"及三套的查经课程。首先是一针见血的福音性查经,第二是价值观重整,旨在把世俗的价值观转化为符合圣经的价值观,无论是在工作观、婚姻观、死亡观等。然后每个人也要写下自己的得救见证,并约见传道人单独面谈,当传道人认为他已经信得清楚、有重生的把握的时候,才让他们接受洗礼。苏牧师说,因此恩福堂的弟兄姊妹在初信的时候,已经开始带人来教会,开始传福音了。 苏牧师还指出了一个有趣的观察,"初信者比老基督徒在传福音上更加有效,因为老基督徒的生活圈子里面都是基督徒,反而初信者更多接触到未信主的人,未信主的人看到初信者身上的变化就感到很惊讶,于是很有吸引力,很想跟著来教会听听……因此我们要把握初信者在初信的时候生命的转变,吸引很多人来听道。" 第六、触觉要敏锐,迎合需要——外展工作(Outreach) 苏牧师指一个健康的教会必须要敏锐于周围社区的需要,并以外展工作来服事社区,最终达到传福音之效。他举一例来说明,恩福堂最近趁著圣诞节和新年期间,连续几天在附近的公共屋村为低收入的家庭提供免费的盘菜宴,一共开了300桌。每一桌有12个人,其中有2至4位是恩福堂的弟兄姊妹。大家一边吃饭的时候,就有机会向未信主的人传福音,有兴趣来教会的人可以立刻留下联系方式,以便教会日后跟进。由于恩福堂过去也曾经服事这个社区,比如在中秋节的时候派月饼、圣诞节的时候派礼物和寒衣,平日也有开办学生补习班,所以这次来参加盘菜宴的人当中,很多都已经接触过恩福堂,并且有兴趣来教会。一晚盘菜宴,就有100多人回应,这个回应率可算是蛮高的。 "我们的教会有没有留意到社区这些特别的需要呢?有没有想过我们要主动一点,不是等他们来,而是我们要去社区当中。如果我们这样做的时候,人们就会对教会有很好的印象,他们也会很自然地带人来了。"苏牧师说。 第七、小组关顾 第八、敬拜更新 最后,苏牧师轻轻带过两点,指出这些都是人们来到教会之后的第一个印象,不容易被人遗忘。他鼓励教牧同工和弟兄姊妹考虑这八个要素,建立合神心意、得人如得鱼的健康教会。 下篇: 苏颖智牧师谈健康教会领袖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