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從彩虹的兩端走向合一﹖回應當下同性戀問題引發問題

soc_20051102_1102lunli.
百多人出席「彩虹的兩端研討會」。﹙圖:香港基督新報﹚
由香港「時代論壇」、「基道文字事工」及「香港浸會大學校牧處」合辦的「彩虹的兩端研討會」於10月27日晚順利舉行,共有百多人出席。

「時代論壇」社長李錦洪先生主持是次研討會,回應當下同性戀問題引發的在教會內外的爭議、公眾倫理討論,以及同性戀親友帶來的切身問題,引發一些重要相關的討論,幫助帶動日後更深化的探討,以及幫助與同性戀有關的立法上的考慮。

研討會邀請了三位講員,分別從政治、基督教倫理及教育角度,引起有關議題,包括柴灣浸信會主任朱耀明牧師、浸會大學校牧葉敬德牧師及青少年愛滋教育中心總監程翠雲女士。

朱耀明牧師—性傾向歧視立法爭議與本地民主發展

朱牧師認為民主需要付出代價,而在平等、多元、人人參與及寬容的大前題下,教會需要用極廣闊的胸襟包容信念不同的人。教會一向是照顧基層及弱勢社羣的前鋒,從來沒有歧視的情況。但在同性戀立法的問題上,他憂慮將對信仰羣體表達信仰的自由上造成限制,信徒不能再自由表達對錯。

此外他以最近外國一女同性戀者向捐精男子索取撫養費的案例為例,擔心一男一女的家庭的破壞會帶來很多難以估計的問題。他又表示,基督教一向在整體社會政策上參與有限,只在賭博、同性戀等問題激烈表態。他認為這會予人利己及極端印象。他希望支持及反對同戀雙方不要走向極端。在討論過程中要了解彼此的憂慮。以同舟共濟的心情面對。

葉敬德牧師—基督教與同性戀的倫理張力

葉博士表示基督教倫理與聖經倫理不一樣。基督教倫理除了聖經外,還要考慮傳統、人類經驗和理性等因素,因此在處理複雜倫理問題時,不同信徒的取捨也可能不一樣。在同性戀問題上,他特別提及自然律的爭議。早期自然律只把合法性行為規範於生養能裡,而後期則接受生育能以外的性行為。

但當同性戀涉及同性家庭和婚姻制度時,很容易產生平等機會的爭議。對於有的人建議在不涉及婚姻家庭制度的情況下,立法保障同性戀者的權益,他認為是不切實際的,因為就業、社會福利與婚姻制度緊緊相扣,所以可能性不大。在這方面仍需不斷探討。

程翠雲女士—當親人愛上同性,怎麼辦?

程女士認為面對身邊的同性戀者時,先要處理自己的情緒,更要明白同性戀者極需要被愛、被接納及被認識,當付出關心時,對方自會敞開心門,有改變的機會。她又分享當年初出茅廬,初接觸同性戀者時,聖公會的紀力行牧師曾跟她説:「你是做服侍的,審判交回上帝。」這話對她影響很深,因此她認為説教方式並不管用,家人對同性戀者要待之以「情」、教會要待之以「愛」、老師與社工幫助他們「戀」的問題,才能令他打開心扉。她更説:「當他們﹙愛同性戀困擾者﹚跪下禱告時,他們會自然流瓷A會知道要愛惜自己。」

立法後問題會繼續出現

李錦洪回應討論時説,香港人經歷十多年,才慢慢接受開放的同性戀觀念。他認為在立法問題上,應用兩、三年時間全面理性思考問題。他説教會為賭波合法化問題作出不少簽名行動和禱告,但結果令不少人感到衝擊;他認為在同性戀合法化一事上,教會要承受衝擊,要教導如何禱告,如何明白神的旨意,這是信仰的問題。

最後他説,「問題不在立法一刻結束,立法後問題又會出現。」他説認為假如同性戀立法成定案的話,教會牧者仍要繼續勇敢宣告信仰立場。「如果自保的話,就什麼都不用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