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一日國際勞動節,香港基督教工業委員會發出主日講章與禱文,今年主題是「工作的『日常』:職場上的精神健康」,經文取自《約拿書》4章1至11節;呼籲共同創造友善工作環境,溝通時以善意取代強權。
香港基督教工業委員會於五一勞動節的勞工主日(4月28日)提供主日講章,引用美國調查機構蓋洛普的「全球工作場所報告」,香港的職場精神健康情況亮起紅燈。2022年的報告指出,有53%的香港僱員在工作中感受到極高的壓力與困擾,使其成為東亞地區中最受影響的地區。而到了2023年,這個比例略微下降至50%,僅次於中國的55%。特別值得關注的是,東亞地區的年輕人(60%)以及遙距辦公的人(61%)被識別為全球工作壓力最大的羣體之一。
職場精神傷害在當今職業環境成為一個重要議題,也是職業傷害的一部分。其中,「工作倦怠」(burnout)是精神損害中最常見的問題之一,表現為對工作失去興趣和動力。根據2023年的研究,全球有62%的工人表示自己出現了「工作倦怠」的症狀。尤其在專業和高級行政人員中更為嚴重,因為他們即使在家休息時,仍會不斷受到工作的影響,導致個人和工作時間模糊不清,形成一種「24/7」的工作狀態(編註:「24/7」即「每天24小時保持工作狀態、每週工作7天」)。
職場精神健康常透過輔導處理,若不奏效,僱員可能不得不離職。這將負擔完全推向僱員,卻是勞資矛盾的結果。職場精神損害包括欺凌、工傷治療後重返工作可能帶來精神壓力,權力不均衡、沒有支持可能加劇問題。通常僱員承擔所有責任,需忍受或接受輔導,無法改變狀況時,只能考慮離職。
文章繼而指出,聖經約拿的故事可以看為上司與下屬的溝通,當中涉及職場精神健康的問題。上主是僱主或上司,約拿是僱員,兩者的溝通由上而下,完全由上主這位上司發出工作指令,如兩次差派約拿到尼尼微城沒有諮詢他的意見。
約拿這位僱員面對多變的上司,以出走抗議。從工作上,約拿是壞僱員違反上主指示,但是在約拿書作者當時的知識階層中,約拿可能是一位值得表揚的模範。
講章末段提供主題禱文,以啟應方式進行,求主讓僱主及僱員珍視僱員精神健康,照顧精神受損害的工人,共同創造一個精神健康友善的工作環境。兩者溝通時,以聆聽取代指摘;以瞭解取代指令;以善意取代強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