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赴台灣的首位基督教宣教士、加拿大長老會宣教士馬偕所寫的《馬偕日記》首部完整中文譯本在台灣出版。《馬偕日記》從1871年11月馬偕搭美利堅號前往淡水,一直記到1901年2月他罹患喉癌為止,詳載其在台29年的傳教生涯。
馬偕不僅創辦北台灣基督教長老會,還創立淡水馬偕醫館(馬偕紀念醫院前身)、牛津學堂(真理大學前身)、淡水女學堂(淡江中學前身)等。
真理大學校史館館長黃奉銘表示,這部日記以英文撰寫,1996年馬偕的孫子將英文原本捐給台灣,由真理大學校史館典藏。二○○七年真理大學出版英文版日記,今年是馬偕赴台140年紀念,真理大學決定將完整日記手稿翻譯成中文出版。
一八九五年馬偕的好友麥唐納(J.A.MacDonald)將他的日記編選為 From Far Formosa出版,是西方世界初識台灣的一本書,五○年代台灣先後出版中譯本《台灣遙寄》、《台灣六記》,二○○七年重譯為《福爾摩沙紀事:馬偕台灣回憶錄》。
此本完整版《馬偕日記》詳實呈現台灣在清朝與日本統治下的生活,藉由科學式的觀察和傳教士的熱情,成為珍貴史料。此書還附有64幅馬偕在台灣各處行旅的照片,為百年前的台灣留下珍貴的歷史畫面。
加拿大長老教會派遣廿二歲的馬偕到東方傳教,他先經香港、廣州等地,一八七一年底航抵高雄,隔年三月落腳淡水,傳教足跡踏遍北台灣,也遠至台南及宜蘭、花蓮等地的原住民部落。
馬偕與台灣女孩張聰明(本名「葱仔」)喜結連理,生下一子二女,兩個女兒也都嫁給台灣當地基督徒。他在日記中甚少提及家庭,最常著墨的是獨子偕叡廉,曾描寫兒子從香港讀書返台時,他在港邊等待的心情。偕叡廉後來創辦淡江中學。
張聰明是出身貧苦的童養媳,後來因匹配對象早夭而未婚,她嫁給馬偕後學會英語,積極配合馬偕的服侍。張聰明陪伴馬偕出訪各地,還去過印度、以色列、加拿大。她是牛津學堂開校時唯一女教師,見識遠超過同時代女性。
-
韓基總呼籲WEA2025主辦教會停止財務支持 並要求關鍵領導人辭職
1月17日,韓國基督教總聯合會(Christian Council of Korea,簡稱CCK/韓基總)發表聲明,對計劃於今年10月在韓國首爾舉辦的世界福音派聯盟(WEA)大會提出質疑。該聲明敦促即將承辦WEA2025大會的愛之教會(Sarang Church)將其對WEA的財務支持公開化,並要求負責籌備大會的關鍵人物——WEA副秘書長塞繆爾·蔣牧師(Rev. Samuel Chiang)辭職。
-
葛福臨再次擔任總統屬靈顧問 談特朗普移民政策如何體現對全球教會的關懷
作為撒瑪利亞救援會和葛培理佈道協會的負責人,葛福臨牧師是特朗普總統的屬靈顧問之一。在近日的一次訪談中,葛福臨牧師談到了他對特朗普第二個總統任期的期望、是否有意避免在宣誓時使用《聖經》、以及特朗普的移民政策如何體現他對全球教會的關懷。
-
葛福臨在特朗普總統就職典禮上禱告:「以耶和華為神的,那國是有福的」
在美國第47任總統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J. Trump)宣誓就職前的幾分鐘,著名福音傳道人葛福臨(Franklin Graham)在國會圓形大廳為總統及第一夫人、副總統J.D.萬斯(J.D. Vance)以及整個國家獻上了禱告。
-
尼西亞大公會議1700週年 基督徒合一祈禱週促教會合一
每年一度跨宗派、跨地域的基督教界年度盛事「基督徒合一祈禱週」上週六展開,日期由1月18至25日。今年主題為「你信這話嗎?」選取自約翰福音11章26節:「凡活著信我的人必永遠不死。你信這話嗎?」有關主題亦回應尼西亞信經所強調,耶穌基督是我們復活的主釋出愛與和平,願我們在此精神上攜手前行。
-
美國人對牧師的信任持續下降,僅三成認為牧師誠實守信
根據蓋洛普最新調查,美國人對牧師的信任度再創新低,僅有30%的美國成年人認為牧師擁有非常高的誠實和道德標準。儘管如此,牧師仍然位列23個受調查職業的前半段,排名第10。護士(79%)、小學教師(61%)是美國人高度評價的職業;電視記者、國會議員及説客被認為是誠實和道德標準最低的職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