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加州橙縣著名的水晶大教堂已被其新主人羅馬天主教區命授予新的名字,同時被計畫打造成僅次於梵蒂岡的全球第二大天主教文化中心。
水晶大教堂自2010年10月因負債累累被迫向法院申請破產保護。幾個月後,橘縣羅馬天主教區以5,750萬美元收購了這一標誌性教堂建築。今年6月初,橘縣天主教把水晶大教堂更名為基督大教堂(Christ Cathedral)。
儘管水晶大教堂原會眾仍可以繼續使用該教堂至明年,但水晶大教堂的新買家橘縣天主教以及國際天主教領袖已開始迫不及待的對水晶大教堂展開遠景規劃。
本週三,世界各地的天主教領袖興致勃勃的參觀了這棟舉世聞名的教堂建築,並對其未來的發展規劃高談闊論。
據《基督郵報》報導,橙縣天主教基金會的發展和通信主任漢克‧埃弗斯(Hank Evers)建議橙縣教區把水晶大教堂打造成「全球僅次於梵蒂岡的天主教文化中心」,使其在世界範圍內產生重要的影響。
水晶大教堂亦給基督天主教大教堂集團(Christ Catholic Cathedral Corporation)的臨時首席運營官羅伯(Rob Neal)留下深刻的印象。他分享説,「這是一處挑戰想象力的產業,我們從未領會過這個教堂曾有過的影響。」
華盛頓特區的大主教Donald Wuerl亦對水晶大教堂的宏偉壯麗讚歎不絕,「這是一個勢不可擋的結構。其美麗,令人振奮,鼓舞人心。偉大的天主教傳統可以在這裏被體驗到,並將在這裏活過來。而且透過這個美麗的建築可以和社區更好的鏈接,為福音打開方便之門。」
根據法律協議,水晶大教堂原會眾可以繼續使用該教堂至明年6月,之後他們將泪別曾經引以為傲的聚會場所,展開寄人籬下的信仰之旅。
據悉,離開水晶大教堂後,這羣老會友計畫租借到附近的聖卡利斯圖斯天主教堂聚會。而國際天主教領袖現在對水晶大教堂未來的使用規劃高談闊論令仍在該教堂聚會的會友感到無地自容,心中別有一番滋味。
自水晶大教堂傳出破產消息後,創辦人羅伯特‧蕭律柏勒牧師(Robert H. Schuller)家族被指揮霍、管理不善,同時其家族糾紛等醜聞陸續曝光,引起全美輿論嘩然。同時動搖了蕭律柏勒牧師在水晶大教堂會友心中的威信。
美國華人教會牧者及領袖亦有針對水晶大教堂破產事件展開深入的分析和探討,提醒華人教會不要盲目追求效法超大型教會模式,同時對現有的傳統教會的體質弊端深刻反省。
水晶大教堂擬被打造天主教第二大文化中心
田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