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加州橙县著名的水晶大教堂已被其新主人罗马天主教区命授予新的名字,同时被计划打造成仅次于梵蒂冈的全球第二大天主教文化中心。
水晶大教堂自2010年10月因负债累累被迫向法院申请破产保护。几个月后,橘县罗马天主教区以5,750万美元收购了这一标志性教堂建筑。今年6月初,橘县天主教把水晶大教堂更名为基督大教堂(Christ Cathedral)。
尽管水晶大教堂原会众仍可以继续使用该教堂至明年,但水晶大教堂的新买家橘县天主教以及国际天主教领袖已开始迫不及待的对水晶大教堂展开远景规划。
本周三,世界各地的天主教领袖兴致勃勃的参观了这栋举世闻名的教堂建筑,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规划高谈阔论。
据《基督邮报》报导,橙县天主教基金会的发展和通信主任汉克‧埃弗斯(Hank Evers)建议橙县教区把水晶大教堂打造成"全球仅次于梵蒂冈的天主教文化中心",使其在世界范围内产生重要的影响。
水晶大教堂亦给基督天主教大教堂集团(Christ Catholic Cathedral Corporation)的临时首席运营官罗伯(Rob Neal)留下深刻的印象。他分享说,"这是一处挑战想象力的产业,我们从未领会过这个教堂曾有过的影响。"
华盛顿特区的大主教Donald Wuerl亦对水晶大教堂的宏伟壮丽赞叹不绝,"这是一个势不可挡的结构。其美丽,令人振奋,鼓舞人心。伟大的天主教传统可以在这里被体验到,并将在这里活过来。而且透过这个美丽的建筑可以和社区更好的链接,为福音打开方便之门。"
根据法律协议,水晶大教堂原会众可以继续使用该教堂至明年6月,之后他们将泪别曾经引以为傲的聚会场所,展开寄人篱下的信仰之旅。
据悉,离开水晶大教堂后,这群老会友计划租借到附近的圣卡利斯图斯天主教堂聚会。而国际天主教领袖现在对水晶大教堂未来的使用规划高谈阔论令仍在该教堂聚会的会友感到无地自容,心中别有一番滋味。
自水晶大教堂传出破产消息后,创办人罗伯特‧萧律柏勒牧师(Robert H. Schuller)家族被指挥霍、管理不善,同时其家族纠纷等丑闻陆续曝光,引起全美舆论哗然。同时动摇了萧律柏勒牧师在水晶大教堂会友心中的威信。
美国华人教会牧者及领袖亦有针对水晶大教堂破产事件展开深入的分析和探讨,提醒华人教会不要盲目追求效法超大型教会模式,同时对现有的传统教会的体质弊端深刻反省。
水晶大教堂拟被打造天主教第二大文化中心
田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