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克里夫國際發佈2024年「全球聖經普及度報告」

非洲,聖經,等待翻譯
在非洲本土語言鬧「聖經荒」,現今206種語言正在等待聖經翻譯的開展。 (圖:Oasis International)

威克里夫國際聯會發表「2024年全球聖經普及度」報告,揭示全球聖經普及的最新狀況。

威克里夫國際聯會每年均發佈的全球聖經普及程度統計報告。他們根據聯會屬下的的機構、世界少數民族語文研究院(SIL)、聯合聖經公會以及其他夥伴提供的數據編輯而成。今屆報告的數字截至2023年9月。

該報告以世界少數民族語文研究院的《民族語言誌》(Ethnologue)最新資料與聖經的語言與人口作對照,現時全球約有7,396種已知語言羣體,語言使用人口約為74.5億。

756種語言羣體擁有整部聖經

報告指出,全球擁有整部聖經的語言羣體約756種,覆蓋人口約60億,比對2023年増20種。擁有新約聖經的語言羣體約1,726種,覆蓋人口約8.35億,比去年增68種。此外,有1,274種語言羣體擁有部分聖經書卷,覆蓋人口約4.68億。與2023年相比,這些數字均有所上升。
需要聖經翻譯的語言數量為985種,較2023年下降了283種。這些地區包括非洲、美洲、亞洲、歐洲和太平洋地區,其中亞洲的需求最為迫切,有382種語言需要翻譯,涉及人口約2,248萬。

2024年威克里夫參與聖經翻譯概況

現時,在全球173個國家裡,3526種語言正在進行聖經翻譯的工作。當中威克里夫國際聯會的機構在至少3,146種語言中開展工作,參與了至少146個國家的聖經翻譯項目。歷年來,聯會機構參與翻譯了至少1,895種語言的新約聖經或整部聖經,並參與翻譯另外871種語言的部分聖經書卷。

聯會表示雖然報告盡力提供了準確的主要數字,但聖經普及程度的統計實際上非常複雜。聖經翻譯的需求不僅取決於語言羣體是否有聖經,還取決於這些語言羣體是否需要更多的經文或修訂。此外,數據定義和收集方法的不斷改進也使得不同年份之間的比較變得相當困難。

衡量聖經翻譯進度的新方法

報告又指出,這些統計數據為衡量全球聖經翻譯的進度提供了一個視角,但真正的意義在於當人們透過神的話語遇見神,並且全球聖經翻譯運動朝向在基督裡更深的合一。

威克里夫國際聯會表示將繼續探索衡量聖經翻譯進度的其他重要指標,例如語言羣體如何經歷聖經帶來的轉變生命的影響力、教會是否漸漸承擔起聖經翻譯的工作、教會、社羣和機構是否更有效地合作,一起承擔翻譯工作等。

中文的報告在香港威克里夫聖經翻譯會出版的《譯經使者》冬季號上發佈。

  • 緬因州學校刻意隱瞞家長助13歲女孩「性別轉換」

    緬因州學校刻意隱瞞家長助13歲女孩「性別轉換」

    近日緬因州一位母親起訴了女兒就讀的學校,原因是學校刻意隱瞞她女兒性別焦慮的情況,並採取行動推動她進行性別認同的「社會過渡」。

  • 2025聖經公會報告:美國各世代都更多男性閲讀《聖經》

    根據美國聖經公會(American Bible Society)發布的2025年《聖經現況》(State of the Bible)報告,美國閲讀聖經的人數在經歷多年下滑後,今年再次出現顯著增長,與2024年相比,多了將近1,000萬人投入讀經。此外男性各每一個世代的聖經使用度都有明顯提升。

  • LGBTQ合法將轉化社會意識形態 英國律師促教會警醒

    基督徒關懷差會和基督教法律中心的創辦人、英國律師安德利亞·威廉姆斯(Andrea Williams)向南韓基督徒分析了LGBT合法化對英國社會所帶來意識形態的改變,並所造成的災難性影響,警示基督徒警醒以待,不能掉以輕心。其言論值得關注。

  • 前女同志沃寧:靈肉割裂的理論如何傷害LGBT羣體

    香港性文化學會特約研究員梁海欣近日發表的一篇文章,詳細介紹了一位過去曾經是女同性戀者的伊莉莎白·沃寧(Elizabeth Woning)的觀點。沃寧曾堅信「同性戀不是罪」,後來明白同性戀理論殘缺之處,從同性戀的意識形態走出來。

  • AI專家Moses Wong訪談(四):AI實用指南——教會篇

    生活在AI啟蒙的時代,基督徒仍要努力將AI在神的國度上被使用。作為基督徒科研專才及AI專家,Moses Wong為教會提供「實用指南」,教會如何運用AI、AI的可靠性以及使用時有何要注意的地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