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贪致贫

作者:陈德修牧师

现代人广泛使用电子邮件,既方便快捷,又不需按件收费;唯一令人烦恼之处,是垃圾邮件随之而来,一天多至十多份;这些邮件,除宣传药物外,最多的可算是利用人贪念而想骗财的信息。

以下是我今天收到一封这类邮件的撮要:
"我的名字是 X X,现居科威特,我丈夫月前去世,留下250万美元遗产,由于我们没有儿女,于是决定将它送给信仰纯正的教会;我在网上看到你的教会和你的名字,觉得正是我要捐赠的对象,如果你愿意接纳,请尽快将个人资料电邮给我,如果我收不到你的回电,便会将遗产转送给别人,所以请立即答复。"

昨日收到的另一电邮则有如下的故事:
"我叫 X X,是已故象牙海岸富商 X X的独生子;我父亲的商业伙伴想吞占他的金钱,所以将他和我母亲毒死,父亲在临终前告诉我他在本地某银行以我的名义存放了一千五百万美元,并吩咐我要找一个敬畏神的人协助将款项提出及投资。由于我尚未成年,所以请你做我的监护人,好让我将款项存到你银行户口,成奶妨寣A我将给你百分之十作为酬劳。因此,请你将你的户口资料尽快电邮给我。"

稍有常识的人,都不会相信这样的事,因为个人资料一旦传了过去,便会被人盗用身份,或者提光了你银行户口内的存款。只可惜在巨额金钱引诱下,有些人竟然上当。年前一位实验室研究员,收到一封类似邮件后,信以为真,竟向同事借钱,筹足了领取"赠款"的"手续费",寄给对方,结果当然成为牺牲者。骗子的手法,是强调时间紧迫,如果不立时行动,巨款将归给别人,在贪念和情急双重压力下,很多人便失去理智,昨出鲁莽决定。

贪念除使人损失金钱外,也使人丢了前途。不久前澳门运输工务司司长欧文龙被控76项贪污罪,其中有57项成立,合共判监27年,罚款24万澳元,并充公其2亿5千万元现金及资产。此案涉及金额庞大,项目繁多,被媒体称为"世纪巨贪案"。

欧文龙出生于1956年,家境普通,但其父重视儿女教育,乃努力供他到台湾留学,1982年取得台大机械工程学位,1987年加入澳门政府,历任市政清洁部部长、污水处理站主任等职位;1999年澳门回归中国后,获中央委任为运输工务司司长,直至2006年罪行被揭发为止。欧文龙是出身寒微、因努力达致成,但他没有珍惜得来不易的成果,反而以权易金,收受建筑商人利益,数目达至亿计;几年以来,作为每月收入约12万元的官员,他累积的个人资产竟至8亿5千万元,虽然部份已被充公,但大部份仍下落不明,其妻陈明瑛不知去向,一般相信她已携带巨款潜逃在外。

根据澳门法例,囚犯服刑最少三分二以上,才可以考虑提早释放,以欧文龙现时年纪来看,大概要在狱中终老了。他获得的金钱,正如过眼云烟,不能享受,还弄个身败名裂,总而言之,是因贪致贫。

多年前,岳阳市有一个名叫王京的商人,也体验了因贪致贫的事实。王京生于1962年,1984毕业于人民大学管理系,在做了八年银行信贷部职员后下海经商,一直做到上市公司的董事兼总经理,但在一次收购行动中,他从中作梗,收取上一千万元的"中介费",结果事败伏法,判刑入狱15年。中国《法制周报》在评论这件事时说:"从地狱飞入天堂,是要付上漫长且艰辛的努力;而从天堂堕落地狱,却只需要偷吃一个禁果"。这几句话很有意思,虽然出自记者笔杆,但也道出基督徒要小心的地方。

贪念往往起自不劳而获或少劳多获的心,驱使人放弃正路而偏行邪路,就算成
地瞒过公众视线,生活仍是提心吊胆,毫无平安。基督徒若能乐于清淡,便对贪念有更大的抵抗力;但愿下次你在收到"中奖通知"、"遗产待领"等信息时,能毫不游移地把它们删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