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福總幹事:教會宣教不能止於「活動」

華福中心提出了「異象2020」,是要在2020年前之時推動華人教會認領2020個未得之民的羣族。然而現實情況是華人教會對差傳事工的認識或投入仍然強差人意,認領宣教羣體的工作似乎仍需要不少教育及推動的工夫。

教會在跨文化宣教面前卻步

每年作香港宣教數字統計的香港差傳事工聯會總幹事洪雪良曾指出,教會普遍側重本土宣教而忽略跨文化或跨地域宣教,原因是跨文化宣教困難重重,令教會卻步。

此外短宣及訪宣本為推動參與宣教的方法之一,但在人力物力或經濟的考慮下,教會往往將資源放於推動短宣或訪宣上,長期的宣教卻少人問津,造成本末倒置,宣教工人仍然短缺。

據差傳的統計數字,在本港派出的宣教士的數字逐年減少,而且宣教士的年齡中位數卻持續上升,更有不少因著家庭需要如子女教育或適應婚姻生活而打退堂鼓。此外,香港的差傳工人約七成都在亞洲作工,華人仍是主要的宣教對象。

華福促教會改變思維

華福總幹事陳世欽促教會改變舊有思維,以新的思維模式迎接宣教挑戰的現實。他引《聖經》表示,耶穌所頒佈的大使命中清楚顯示「宣教與門訓息息相關,無法分割」,又指出「宣教不是目的,而是過程與策略,乃是落實門徒造就事工的重要途徑」。

因此,今天雖有不少教會熱衷於宣教的活動或節目,但信徒仍沒有跨越四堵圍牆,甚或信徒雖參與宣教,但生命卻沒實質改變。他指出:「這樣的信仰生命現象,反映普遍華人教會正面對的重要問題:信徒缺少對大使命整全的認識,對宣教與福音工作只停留在「傳」上,而忽略「作門徒」的使命核心。」

讓信徒「作主門徒」

簡單而言,他認為教會必須幫助信徒「作主門徒」,然後才能活出基督的生命,並在生命的每一個層麪包括工作、事奉、教會、社會和世界等見證信仰,達致「生活信仰化,信仰基督化」。

因此他提出教會領袖要放棄以「牧養信徒」的心態,而要強調讓信徒「作主的門徒」,如此才能脱離活動/節目式的宣教口號,進而學效主耶穌為萬民付出及摆上自己的態度,就是進入跨文化的宣教工作中。他表示:「綜觀主耶穌大使命的教導,並透視耶穌的所言所行, 今天華人教會當看重「門徒導向的宣教」、「門徒導向的佈道」和「門徒導向的牧養」。我們的信仰讓生命得以活現耶穌、高舉耶穌、事奉耶穌、傳揚耶穌並榮耀耶穌,從而使萬民成為主耶穌基督的門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