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力﹖助力﹖宣教士子女亲述MK成长经历与困境

MK是什么﹖

MK的英文全称为:Missionary Kids(宣教士子女)。由于现在前往创启地区不宜公开身份的带职宣教士越来越多,他们的孩子则被称为TCK,全称是:Third Culture Kids(第三文化孩子)。

4月24日晚上,由香港第三文化孩子关顾团契、环球福音会及宣道差会主办"宣教士子女-差传助力Vs阻力"聚会假香港宣道会恩澳堂举行。聚会先由4位宣教士子女做自我介绍,从他们四人使用的日文,法文,泰文,英语粤语及普通话中,会众马上切身感受到MK孩子们拥有的多元文化背景。通过这次聚会的内容大家可以透视到MK的成长路的点滴。

阻力与助力共存的MK经历

两位年轻姊妹萧加欣与王巧琳分享了她们作为MK的感受。他们有的最初发现父母不得不把原来带领查经、祈祷或者探访的宝贵时间用来照顾年少的自己,也有因为文化以及语言不能适应的缘故让父母总有操心,并且看到父母为他们费力寻找适当的教育环境和学校等,这些都让她们有过"自己是父母的阻力"的感受。

但随著她们属灵生命和自身年龄的成长,他们渐渐也成为父母的"助力"。巧琳姊妹说:"我和妹妹有时用『扮傻』来让父母发笑,这些爱能成为动力,让父母能面对对一星期以来事奉的压力。"萧加欣姊妹也慢慢学会事奉,帮助工场当地村民学习抓笔写字,帮助教会司琴,在香港期间还代替父母到不同的教会分享见证。

信心的宣教与支持宣教

接下来的论坛探讨了更多MK的现状、困境和解决方法。来自香港环球福音会的Helen Hutchinson以自己家庭为例,强调"父母与孩子可以成为对方的安慰与支持"。另外,她强调一个美好宣教士家庭的生活见证,能在没有基督徒的工场环境中,发挥很大的作用。

香港宣道差会总干事黎嘉礼牧师说,差会主要用数种方法协助帮助宣教士子女。一,帮助堂会的弟兄姊妹去到工场长期照顾与教育宣教士子女; 二,有教育专长的人去工场给专业意见给宣教士;三,寻求堂会专门支持经费作为宣教士与在外国读书的子女相聚路费。同时他强调更关键的是与堂会的弟兄姊妹彼此配搭。

还有宣道会爱民堂的麦耀安传道分享教会为宣教士子女大专教育需要设立基金,鼓励弟兄姊妹关心大专MKs的各方需要。

最后被称为"老牌MK"、现在也是"老牌宣教士"的同路坊协调主任龙维耐医生真实生动地分享出早期MK更加艰难的生活经历,龙医生见证神赐给他的信心和喜乐的生活,更能掌握多门语言,并学会钢琴。这一切都见证,"虽然遇到困难多,但MK得胜挑战后必得到神更多的祝福"。他还鼓励大家回顾神已经赐予宣教士与MK的祝福,更有信心地走宣教或者支持宣教的道路。


香港第三文化孩子关顾团契于2003年开始建立,现在的同工暂时都是来自不同教会和差会的兼职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