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贫穷学校"辖下的拾平台4月6至21日于赛马会创意艺术中心举办"『拾回尊严』照顾我们生活的拾荒者体验",内容包括《弯腰体验摄影展览》、拾荒工作体验、回收分类体验、研讨会等。
香港拾荒者人数近3千人
展览会场展出拾荒者生活照,同时配以文字讲解香港拾荒者的现况。
根据2018年数据,全港拾荒者人数估计2,897人,女性占80%、男性20%,年龄集中在60至69岁,主要为了经济困难而拾荒,拾荒者常遇到的困难包括:回收物和个人物件被偷去、工作身体受伤、被食环署充公财物和票控等。
社会对拾荒者边缘化和歧视
何谓拾荒者?根据内地作者张寒梅《城市拾荒人》一书的定义,从广义角度:拾荒者是"收荒"、"收购"是一个完整的回收过程;狭义角度指"捡拾"、"分类出售"以一种行为来定义。
一直以来,社会对拾荒者存在偏见,其实拾荒者的称呼源自文学,并非将其身份污名化。全球每一个国家都有拾荒群体,在社区以非正式规模进行,从事废物回收的工种,由于社会对拾荒者边缘化和歧视,导致对这群体产生负面影响。
该次展览,来自香港不同地区的拾荒者的工作实景,相片附上文字,说出拾荒者的心声。
拾荒者一: 兰姐(北角)
兰姐在北角生活近20年,每晚执纸皮后从北角回家,早出晚归。她说:"回来的时候人们还未醒来......,我做得好干净,把大厦楼梯扶手、地面抹个干净。"
拾荒者二:陆先生(旺角)
在旺角收集纸皮的陆生忆述,年轻时代还没有地拖,已经弯身用地布抹地,行内人称"扮蠄蟝"。无论天气好坏都要到档口睇住,生病就揾太太代劳。为免跟食环署人员冲突,千叮万嘱叫给他纸皮的店舖老板、职员,直接给他,不要放在地上。
"拾城拾"设计展品:方便拾荒者工作
同场有"拾城拾"的展品,由谢乐儿创作 ,设计出各种为拾荒者使用的物品:"腰带配上反光物料",加强拾荒者在马路行走的安全,也可以作为腰带在上面挂放工具。
"路标",放置在灯柱之上指引给拾荒者,到附近的回收手推车停车场。还有,"可替换的文字带"根据状态更换,建立拾荒者与大众的沟通,例如写上《请勿拿走》、《小心碰撞》、《休息中》等字条。
亲身体验拾荒者的生活
展馆设有体验活动,例如以不同方法处理发泡胶箱;考验参加者将全数的纸皮,以"平均"和"整齐"的形态砌叠在手推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