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發布的《中國兒童發展指標圖集(2014)》顯示,中國已提前完成貧困人口減半、普及初等教育、促進兩性平等和婦女賦權和降低兒童死亡率等千年發展目標。但經濟落後地區兒童、兒日益劇增的「流動兒童」、「留守兒童」難以獲得優質的衞生、教育等條件問題在數據中突顯。
該圖由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中國國務院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辦公室和國家統計局聯合發布。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的兒童人口約為2.74億。其中,中國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從1991年的 61‰ 降低到2013年的12‰,年平均降幅達7%。
數據顯示顯著的地區間差異和日益加劇的人口流動問題導致偏遠、貧困地區及流動人口中的兒童難以獲得優質的醫療以教育並受到保護。
農村地區兒童死亡率比城市高1倍以上
數據顯示巨大的不平等和差異仍舊存在於城鄉之間及東部、中部、西部地區之間。這意味著西部和農村地區的一些兒童難以獲得優質的衞生、教育服務並受到保護。
2013年,農村地區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嬰兒死亡率、新生兒死亡率分別比城市高1.4倍、1.2倍及1倍,顯示出兒童存活率的城鄉差別。總體而言,除個別省區以外,人均GDP較低的省區普遍呈現較高的兒童死亡率,反之亦然。在北京,每1000名活產嬰兒中不到4例死亡,而在新疆和西藏,死亡人數則大約為25例。
地區間差異還在其他方面影響了很多兒童的發展。相對而言,生活在貧困地區及西部地區的兒童更易營養不良,也更難接觸學前教育和環境衞生設施。
「流動兒童」上學難 醫療難
圖集顯示,受人口流動影響的兒童總數從2000年的4272萬人增加到2013年的1.06億,佔中國兒童總數的38%。其中流動兒童3581萬人,留守兒童6973萬人。在2010年,每四名城鎮兒童中就有一名是流動兒童。
許多孩子在新環境中遭遇到各種困難和歧視,例如他們不能在新的居住地登記。對於當地政府而言他們的公共服務需求是「隱形的」。一些流動兒童仍然無法進入公辦學校上學,而是就讀於教學質量較差的民辦學校。由於民辦學校收費較高,加之部分大齡流動兒童過早進入勞動力市場,流動兒童的輟學率高於當地同齡兒童。同時,流動兒童還無法在居住地平等享受衞生保健服務,他們的免疫接種率也較低。
留守兒童問題
2010年,農村留守兒童佔全部農村兒童人口的40%。調查表明,大部分農村留守兒童與父母保持著不定期、有限的聯系,他們感覺孤單和孤立無援。這對他們的身體、教育與心理的健康發展造成了不利影響。圖集還反映出留守兒童面臨更大的被拐賣或意外死亡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