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勇牧师:与耶稣从相识到同行的心路历程

scan0002.
慎勇牧师全家福,其中慎牧师左侧为其母亲、旅美中国表演艺术家慎广兰姊妹。(图:慎牧师提供)
很多人是透过远志明牧师执导的系列纪录片《彼岸》而认识慎勇牧师的。慎牧师在《告别故土》中分享自己从骄傲自大、离经叛道的浪子转变成传道人的精彩见证,给人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

然而,因篇幅所限,慎牧师的见证只有短短几分钟,让人听后意犹未尽。为了弥补这个遗憾,本报记者日前对慎牧师进行专访,请他倾情分享自己与耶稣从相识到同行的心路历程。

慎勇牧师出生于中国上海,成长于广州,是旅美中国表演艺术家慎广兰(点击此处看慎广兰见证)的独子。曾经在中国从事过酒店管理、市场营销,也经营过娱乐场所。1997年6月底移居美国纽约,一个月后受圣灵感动悔改信耶稣,并于同年8月31日受洗归主。

2000年,慎勇牧师回应主的呼召决志奉献,全时间事奉主。他于2001年进入台福神学院(现"正道福音神学院")进修,以优异的成绩获道学硕士毕业。先后在圣迦谷灵粮堂、阿市真光长老会牧会事奉,现任洛杉矶格兰岱尔罗省基督教会国语堂牧师。

信主经历:从浪子到儿子

慎勇牧师出生于上个世纪60年代的中国大陆一个艺术家庭,父母都是从事影视工作。虽然是家里的独生子,但慎牧师却不像外人想像的那样受到娇生惯养。因父母需要经常外出工作,慎牧师从小就无形中磨练出独立生活的能力,这亦成为他日后生活和工作上的帮助。

自打童年开始,慎牧师就一直在寻找真爱,虽然有深爱他的父母,但分身乏术的父母亲实在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向他表达爱。在缺少父母陪伴的日子里,慎牧师幼小的心灵里常常会感到孤单、恐惧和无助。

不过,慎牧师早把儿时心里的遗憾放下了。在他看来,在那个充满猜疑、仇恨、纷争的年代,所有人都是缺乏爱的,而且每一个人都在苦苦寻找真爱,而他不过是其中一位寻求者罢了。

在过往的岁月里,慎牧师无数次在这个世界里寻找人与人之间的真爱,却处处碰壁。他首先在学校的同学中寻找,但随著年纪的增长,爱里混杂了愈来愈多的虚伪成份。进入社会工作之后,他亦尝试在同事之间寻找,结果得到的却是尔虞我诈的处世经验。

到了谈婚论嫁的阶段,慎牧师试图从恋人身上寻找爱,但一次次的破碎,使他对"爱"的真实性产生了动摇;最后,当慎牧师在生意场上遭遇失败,众叛亲离的时候,他对真爱完全绝望。

从此,慎勇牧师的生命开始进入貌似潇洒快活,实乃玩世不恭的境地。自以为活得相当得意,却是在离经叛道、步步走向灭亡,只是他当时所做的自己并不晓得。

后来,经过神的保守和带领,慎牧师于1997年6月28日移民到美国纽约与家人团聚。时差还没有完全调整过来,他就被母亲慎广兰姊妹连拉带拽的参加中宣会播恩堂举办的夏令退修会。

奇妙的是,虽然慎牧师当时是怀著玩世不恭的心态参加了夏令会,但他的生命却被耶稣完全吸引住了。事后证明,那一次的经历改写了慎牧师的一生。

每次回忆毕生难忘的信主经历,慎牧师的心情都非常激动。他清楚记得那次夏令会是由史祈生师母(涤然女士)主讲,题目是"家是爱之窝"。慎牧师感觉讲道的题目似乎专门为他选定的,因为"家"和"爱",正是他长期寻找的人生主题。

在三天聚会的过程中,约翰福音3章16节的经文(神爱世人,甚至将祂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祂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一直回荡在慎牧师耳旁,这是他第一次听到了耶稣基督爱世人的信息。不仅如此,在与基督徒相处的几天中,慎牧师又亲眼目睹大家的真心关爱。于是,他开始重新反思爱的真谛。

神的话语是句句带著能力的,约翰福音3章16节的经文进入慎牧师的内心,开始慢慢影响他的生命。晚上就寝前,躺在床上的慎牧师开始默默的祷告说:"耶稣,人们都说你是真神,你是爱。如果你是真的爱我、救我,请你让我知道并确信,那么我就真的相信你。"

待到第二天下午的乒乓球比赛却发生一段小插曲,不过这反而点燃慎牧师追求真理的热情。说到那场乒乓球比赛,慎牧师仍记忆犹新。那场比赛不分年龄、性别,实行淘汰制。他凭借学生时代练就的本领一路过关斩将,顺利进入冠亚军决赛。

慎牧师仔细观察决赛的对手,发现虽然外表只是十几岁的少年人,但从他打球的动作来看,似乎是一个受过专业训练的"高手"。不过即便输给对手,至少还能把亚军收入囊中。

正当他暗自窃喜时,有一位弟兄突然从外面进来要插入决赛。结果那位不速之客打乱了比赛的次序,裁判让那那位空降者与少年"高手"争夺冠亚军,而慎牧师则被安排与另一位十几岁的女孩争夺季军。

面对突如其来的调正,慎牧师心中燃起怒火,觉得自己被人欺负。不过他转眼一想,这只是教会的体育活动,比赛名次无关轻重,还考虑到要顾及母亲的面子,所以他觉得还是忍让一下比较好。

余下的比赛毫无悬念,慎牧师轻松战胜对手荣获季军。正当他放下拍子要离开时,那位主持比赛的弟兄叫住他,说大会为前三名选手准备了奖品。其实,他根本不把奖品放在心上,只是几个小女孩围著他嚷嚷要拆奖品。

慎牧师拗不过女孩子们的死缠烂打,将奖品盒拆开,一条十字架项链映入眼帘。他愣了一下,并没有多想。旁观有一个女孩一直发出赞叹的声音,于是随手将这条十字架项链送给她了。

回到房间沐浴时,慎牧师想起刚才发生的小插曲,心中还有一丝愤愤不平。忽然,他的思想、意念、精神都聚集在那条十字架项链上,接著脑海里又闪现昨晚从心中发出的祷告。

隐约之间,慎牧师似乎是听到了上帝的召唤。他当时有一个冲动,想把那条十字架项链要回来。但是,送出去的东西可以要回来吗?何况当时场面混乱,连他自己亦不记得把项链送给谁了。

况且,十字架项链只是一个表征、只是一个物品。心情已平静的慎牧师就立志说﹕"物质的东西虽然送出去了,但我一定要得到真理的本体!"

从夏令会回来后,慎牧师就没有放弃追寻真理、寻找真爱。正如耶稣亲口所应许的那样﹕"你们祈求,就给你们;寻找,就寻见;叩门,就给你们开门。因为凡祈求的,就得著;寻找的,就寻见;叩门的,就给他开门(太7:7-8)"。

在1997年7月底的一次主日崇拜中,慎牧师听到了耶稣的声音﹕"人子来,为要寻找拯救失丧的人。(路十九10)"当时在圣灵的感动下,使他这六尺的男儿、铁石的心肠在刹那间完全降服在耶稣的大光之中。

"我知道,我的泪水没有停歇,我的感恩也没有停歇!在那一天,我决志了!"他分享说。

就这样,因著耶稣的怜悯,一颗忧伤、压抑、狠毒的心在耶稣爱的真谛里,得到了重生;因著耶稣的恩典,一个浪子变成神的大家庭的一分子,一个残破的生命从此迈向了新的里程。

"感谢赞美我的主耶稣基督!哈利路亚!"慎牧师不住的感谢主。

接下篇:《慎勇牧师:与耶稣从相识到同行的心路历程(二)》
  • 专访:富勒神学院教授Dr. Alexia分享拉美移民教会经验,启示亚裔移民教会

    专访:富勒神学院教授Dr. Alexia分享拉美移民教会经验,启示亚裔移民教会

    作为一位牧师、教授,Dr. Alexia Salvatierra拥有38年牧会经验,并在美国的拉美裔移民教会中有深度参与及属灵影响。在最近接受《基督日报》采访中,她回顾了自己对拉美移民教会的研究、深入探讨了移民教会中代际之间的紧张关系,并分享了如何通过对话与和解来跨越这些代际鸿沟。她的观点不仅对拉美移民教会具有指导意义,对亚裔美国教会也有著深刻的借鉴作用。

  • 赞美之泉2025年亚洲巡回演唱会将覆盖5国11城 培育新一代敬拜者

    全球华人敬拜音乐事工赞美之泉(Stream of Praise)近日正式公布其2025年亚洲巡回演唱会及暑期儿童敬拜特会行程,涵盖新加坡、马来西亚、台湾、香港等多个城市。这次巡回不仅包括敬拜赞美,还包含敬拜培训、女性特会及暑期儿童敬拜特会。

  • 狄更斯经典信仰作品搬上荧屏 《万王之王》预计复活节上映

    由Angel Studios制作的动画电影《万王之王》(The King of Kings)计划于2025年4月11日全球上映。这部作品以英国文学巨匠查尔斯·狄更斯的故事为基础,讲述了一位富有想像力的男孩在父亲的讲述中领略耶稣基督一生的传奇。

  • 观点:人工智能与社交媒体,基督徒应如何看待潜在的挑战?

    在过去的几天里,中国AI初创公司DeepSeek以低成本,制作出了类似的人工智能模型,震惊了科技界(以及美国股市)。再往前几周,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宣布结束第三方事实审查计划;2024年末,澳大利亚政府出台了社交媒体年龄限制法,以保护年轻人。技术变革已经主导了2025年的开始。AI对我们理解上帝和社区有何影响,全球基督教看法不一。

  • 美福音派收养机构继续关注中国收养问题

    自2024年8月中国终止跨国收养项目以来,近300个美国家庭陷入困境。美国福音派收养机构"生命线儿童服务机构"(Lifeline Children‘s Service)表示,会继续向特朗普政府寻求解决方案(拜登政府在最后几个月对此问题没有任何更新),期待其通过外交渠道对这一问题提供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