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在MNN記者的訪問中説,中國年輕一代教會領袖有對未來的清晰異象,而這都來源於勤奮的學習和教導。在基督教早期教會裏發揮作用的教導的良好傳統,也同樣在今天飛速發展的中國教會中被驗證。
「建造教堂是一回事,但意識到教堂不僅僅用來做主日禮拜、也是舉行教會其他事工的地方,又是另一回事。現在,他們(中國教會)將教堂作爲聖經培訓中心(來使用),」Burklin説。恰恰是這樣的「聖經培訓中心」,爲培養新一代教會領袖奠定了基礎。
目前,「中國夥伴」正努力與中國教會在神學及聖經教育方面合作,爲迅速增長的中國基督徒培養足夠的牧人。盡管近幾十年來中國基督徒人數有了幾何級數的增長,教牧人員的培養卻沒有相應增加。中國基督教協會的一位領袖表示,國內平均每10,000名信徒中只有一個牧師,教會的牧師們工作嚴重超負荷,但每年從中國18間政府認可的神學院畢業的神學生只有1,000多名,難以在短期內訓練出足夠的教牧人員來跟上教會人數急劇增長的需要。
不少海外基督教領袖有見於此,已紛紛向中國伸出援手,透過各種合作項目協助中國教會培養教牧同工。在上個月的行程中,「中國夥伴」應中國基督教協會之邀訪問了南方省市的幾所神學院及聖經學校,並正在計劃進一步的合作。「中國夥伴」至今已在中國大陸的16所神學院校中開展了教學項目,爲中國培育新一代教會領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