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在MNN记者的访问中说,中国年轻一代教会领袖有对未来的清晰异象,而这都来源于勤奋的学习和教导。在基督教早期教会里发挥作用的教导的良好传统,也同样在今天飞速发展的中国教会中被验证。
"建造教堂是一回事,但意识到教堂不仅仅用来做主日礼拜、也是举行教会其他事工的地方,又是另一回事。现在,他们(中国教会)将教堂作爲圣经培训中心(来使用),"Burklin说。恰恰是这样的"圣经培训中心",爲培养新一代教会领袖奠定了基础。
目前,"中国伙伴"正努力与中国教会在神学及圣经教育方面合作,爲迅速增长的中国基督徒培养足够的牧人。尽管近几十年来中国基督徒人数有了几何级数的增长,教牧人员的培养却没有相应增加。中国基督教协会的一位领袖表示,国内平均每10,000名信徒中只有一个牧师,教会的牧师们工作严重超负荷,但每年从中国18间政府认可的神学院毕业的神学生只有1,000多名,难以在短期内训练出足够的教牧人员来跟上教会人数急剧增长的需要。
不少海外基督教领袖有见于此,已纷纷向中国伸出援手,透过各种合作项目协助中国教会培养教牧同工。在上个月的行程中,"中国伙伴"应中国基督教协会之邀访问了南方省市的几所神学院及圣经学校,并正在计划进一步的合作。"中国伙伴"至今已在中国大陆的16所神学院校中开展了教学项目,爲中国培育新一代教会领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