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綜觀來説,陳牧師對目前中國神學發展作出樂觀的評價。近幾年隨著中國教會的迅速發展,培訓傳道人和教牧同工的需要也越來越迫切,所以帶動了中國神學教育整體的進步。
在中國全國最大的省份廣東省,廣東協和神學院近年最明顯的發展就是新校舍的興建。以前的校舍比較簡單,但現已增添了很多設施,以提升教育環境的質素。第二點是神學院的老師年輕化,老一輩的教授退休以後,開始由新一代的老師來帶領。第三,神學院現正積極爭取豐富院内的神學資源,無論是網上的神學資料或是從香港、台灣及海外購買最新的圖書,學院希望盡量為學生提供最好的參考書,擴寬他們的視野,讓他們的神學水平更進一步。
陳牧師指出,全國「兩會」的神學教育委員會每年都會從基金會撥款給他們購買新書。廣東協和神學院圖書館舘内藏書約有3萬本左右,相比其他地區的神學院,已經算是挺豐富的,可是仍望增加更多。不單是中文書籍,就連外國的英文神學參考書也是非常需要的。
除了神學資源急須補充外,陳牧師也特別提及到教牧輔導方面的人才缺乏。過去10年,中國的經濟發展可謂飛黃騰達,廣東省更是其中一個工商業、製造業、旅遊業皆十分蓬勃的地方。物質的富裕並不能滿足人心靈上的空虛,來到教會尋找真理的人也增多。他們不少都被家庭、婚姻及生命等人生問題所困擾,需要接受教牧輔導;可惜,教會中卻缺少這方面的人才。
為因應教會的需要,廣東協和神學院已經在4年前推出了一些教牧同工進修課程,教導他們一些實用的事奉技巧,其中有一門就是教牧心理輔導學。可惜,神學院在教牧輔導方面所能夠提供的培訓仍然十分有限,算是剛剛起步的狀態。因此,陳院長表示,希望通過海外資源來幫助他們發展,他亦歡迎海外教會與廣東的教會多作交流。
陳院長指出,廣東省有優越的地理位置,一向與海外保持密切的交往,近至香港及台灣,遠至北美。他鼓勵更多海外神學教育機構與廣東的神學院合作,例如提供助學金或派學者到中國去講課等。廣東省協和神學院已經與幾個比較大的宗派神學院有密切的聯係,比如聖公會、衞理公會、信義會及浸信會。
據悉,廣東省教會的信徒大部分都是青年人,是十分可喜的現象。事奉的牧師也相對比較年輕,所以信徒與牧者之間溝通無阻,關係也很親密。可是,陳牧師透露,現在面對的一個挑戰就是年輕人對於讀神學沒有太大的熱心,導致神學院收生遇上了困難。近年來,每年的收生都達不到30至40人的標準,所以為神學教育方面所投入的資源未能發揮到最好的效用。
陳牧師説,教會的牧師需要在這方面負上教育的責任。牧師應該要教導信徒事奉教會的原因和重要性,年輕人才會感受到讀神學的呼召。
最後,陳牧師再次強調,神學院對於國外的教育機構均帶著開放的態度,歡迎他們來交流,協助中國神學教育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