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观来説,陈牧师对目前中国神学发展作出乐观的评价。近几年随著中国教会的迅速发展,培训传道人和教牧同工的需要也越来越迫切,所以带动了中国神学教育整体的进步。
在中国全国最大的省份广东省,广东协和神学院近年最明显的发展就是新校舍的兴建。以前的校舍比较简单,但现已增添了很多设施,以提升教育环境的质素。第二点是神学院的老师年轻化,老一辈的教授退休以后,开始由新一代的老师来带领。第三,神学院现正积极争取丰富院内的神学资源,无论是网上的神学资料或是从香港、台湾及海外购买最新的图书,学院希望尽量为学生提供最好的参考书,扩宽他们的视野,让他们的神学水平更进一步。
陈牧师指出,全国"两会"的神学教育委员会每年都会从基金会拨款给他们购买新书。广东协和神学院图书馆舘内藏书约有3万本左右,相比其他地区的神学院,已经算是挺丰富的,可是仍望增加更多。不单是中文书籍,就连外国的英文神学参考书也是非常需要的。
除了神学资源急须补充外,陈牧师也特别提及到教牧辅导方面的人才缺乏。过去10年,中国的经济发展可谓飞黄腾达,广东省更是其中一个工商业、制造业、旅游业皆十分蓬勃的地方。物质的富裕并不能满足人心灵上的空虚,来到教会寻找真理的人也增多。他们不少都被家庭、婚姻及生命等人生问题所困扰,需要接受教牧辅导;可惜,教会中却缺少这方面的人才。
为因应教会的需要,广东协和神学院已经在4年前推出了一些教牧同工进修课程,教导他们一些实用的事奉技巧,其中有一门就是教牧心理辅导学。可惜,神学院在教牧辅导方面所能够提供的培训仍然十分有限,算是刚刚起步的状态。因此,陈院长表示,希望通过海外资源来帮助他们发展,他亦欢迎海外教会与广东的教会多作交流。
陈院长指出,广东省有优越的地理位置,一向与海外保持密切的交往,近至香港及台湾,远至北美。他鼓励更多海外神学教育机构与广东的神学院合作,例如提供助学金或派学者到中国去讲课等。广东省协和神学院已经与几个比较大的宗派神学院有密切的联系,比如圣公会、卫理公会、信义会及浸信会。
据悉,广东省教会的信徒大部分都是青年人,是十分可喜的现象。事奉的牧师也相对比较年轻,所以信徒与牧者之间沟通无阻,关系也很亲密。可是,陈牧师透露,现在面对的一个挑战就是年轻人对于读神学没有太大的热心,导致神学院收生遇上了困难。近年来,每年的收生都达不到30至40人的标准,所以为神学教育方面所投入的资源未能发挥到最好的效用。
陈牧师说,教会的牧师需要在这方面负上教育的责任。牧师应该要教导信徒事奉教会的原因和重要性,年轻人才会感受到读神学的呼召。
最后,陈牧师再次强调,神学院对于国外的教育机构均带著开放的态度,欢迎他们来交流,协助中国神学教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