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歌教会黄小石博士与台北大学生分享"良善的省思"

edu_20071114_huang.
黄小石博士与法商同学们分享对良善的定义。 (图: 基督日报)
什么是良善?我该做什么才能成为一个好人?旅美物理学家、同时也是美东若歌教会长老的黄小石博士,14日上午应台北大学"宗教与人生"课程之邀,与一班同学分享对良善的省思,再度展现其游走人文、科学与信仰间的独特魅力。

什么是良善?
黄小石首先提到良善是种内建在人里面的"东西",就算你没有任何宗教信仰,一样会有行善的动机。但到底什么是良善?"这可能是个令人头痛的哲学问题,作家余秋雨在一本书中说得很好:良善,既浅显到人人都能体会,却又深奥得无人能够定义。那是我们作孩子看电影时就经常提出的问题–谁是好人?但直到暮年,睁著昏花的老眼我们仍在寻找答案。"

黄小石说有一个哲学家是这样定义:任何带给人好的感觉pleasure的事情,就是良善,"可是对你好,不见得对我好,譬如中彩券,有人得意,就表示有人失望"。所以别人又加上统计学的定义:对大多数人好的事情才是良善。面对在座不少法律系的学生,黄博士则特别问道:是否符合法律的行为才可以称作良善?为什么我们说罗宾汉是个好人?

黄小石举了几年前纽西兰通过的〈娼妓修正法〉将娼妓作为一合法职业带来的影响为例,根据纽西兰移民法的规定,任何人想成为纽西兰的公民,必须从事合法工作满五年以上,"但大多数的合法工作却只给公民作,所以钗h想移民当地的学生,最后不得不以娼妓为业"。黄小石盼望同学思考,法律是否真的建立在良善基础之上。

圣经中的精采对话
黄小石接著谈到在圣经中关于良善的精采对话,福音书中记载有个年轻有为的少年财主跑到耶稣面前拜他说"良善的夫子,我当作什么才能承受永生?"耶稣接下来的回答是很令人吃惊的,"你为什么称我是良善的(或以善事问我呢)?除了神一位之外,再没有良善的"。耶稣在这里将良善的讨论,从哲学、法律的层次移到神学,"我们以为良善是一个事情、是一个What,但主告诉我们那是关于Who的问题,建立在关系上面,你还要来跟从我,唯有与善的源头连结,才是人类寻找良善的惟一出路。"黄小石总结。


后记:在台北大学开设〈宗教与人生〉课程的辛法春老师,本身也是基督徒,演讲结束后,她特别与同学分享邀请黄博士谈良善的缘由,在于近来钗h时事新闻上关于良善、义的价值混淆,她也提到自己开这门课的初衷"不论你是法律、企管的学生,都必需面对生命的议题,而这是门永远没有最后一节的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