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福加拿大聯區於5月5日在温哥華華人宣道會舉行了「直攀高峯」教會增長研討會,由香港播道會恩福堂主任蘇穎智牧師主講。他分享了教會增長的要訣和經驗,期望衆人能夠直接帶到教會,幫助教會。
播道會恩福堂從1984年的100多人發展到現在單是成年人已有5000多人,真是非常難得。蘇穎智牧師自1986年開始在該教會事奉,通過牧養「中堂」之會衆,建立門徒、訓練領袖,牧養已有之職青團契,另發展伉儷團契、育嬰及有系統地拓展兒童與成人主日學之工作,讓教會逐步增長。教會並在04年建立了位於長沙灣的恩福中心,是香港最爲矚目的堂址之一。蘇牧師在2000年著有《直攀高峯——教會質量增長的關鍵與策略》,並多次向華人教會分享教會增長的有效策略和親身經驗和感受。
大開「前門」 緊閉「後門」
蘇穎智牧師帶領會衆看了使徒行傳2章40至47節,看到初期教會的爆炸性的大復興。他説教會增長,就是要大開「前門」和緊閉「後門」,牧者必須把緊這兩個關口。對於「前門」需要守穩新來賓,在講壇供應適切現代人需要並生活化的講道;信徒成爲讓人喜悦的人吸引人慕道;「後門」則需要做好信徒培訓,讓信徒成爲有質素的門徒。
質量並重的增長
蘇牧師在講座中他引用一次台灣牧師的話,直指今天的「教友」失去見證,成爲需要叫才來教會的「叫友」或者在教會睡覺的「覺友」;在教會越久的教友越不能邀約新人來,老信徒變得「不吃人間香火」,一開口就被人説「又講耶穌」。爲何這麽多問題出現,蘇牧師説是因爲問題都在於門徒的質。
蘇牧師説,「教會」不是一個建築物,而是耶穌門徒的愛的同共體,初期教會「恆心遵守使徒的教訓,彼此交接、擘餅,祈禱」,是生活化的信仰,而是被衆人都喜歡的。在這之前,牧者應該首先傳達明確清晰的異象和方向,首先站立得好,因爲怎樣的傳道人吸引怎樣的教友,怎樣的教會就吸引怎樣的教友。
蘇牧師強調,非信徒成爲信徒,是内心的價值觀的完全改變,將原來的世界觀、價值觀等等都全部重整,與耶穌教導的一致。「信仰需要入心入肺,信仰要生活化。」他講到,表面的基督徒,雖然睡覺前祈禱,穿整齊做崇拜等信仰的行爲都做足了,但是不能影響身邊的人;或者他們在教會很虔誠,在家裏在工作崗位卻失去了信仰的樣子,也都影響不到人。「一個屬靈的人,凡事都屬靈;但不屬靈的人,就算是禱告禁食、吃飯、睡覺也不屬靈。」
蘇牧師説,教會需要進行門徒訓練,集中精力在建立人上,讓信徒在教會裏,每個人都通過事奉建立質的改變,成爲教會的一份子。
蘇牧師總結教會增長的要訣,首要是禱告,所有的部門事工團契都以禱告托住;然後教會決策團領導前瞻性的方向;在這之下有多樣的教會發展事工:符合聖經又生活化的講壇的信息;每個人都傳福音,全民皆兵;活潑的敬拜;紥實的初信造就及系統的領袖培訓;「埋身」的牧養及小組關顧;兒童主日學,青少、長青團多姿多采的團契、主日學及活動;多元化的事工發展和病人親屬關顧。
附錄
使徒行傳2章40至47節:彼得還用釵h話作見證,勸勉他們説「你們當救自己脱離這彎曲的世代」。那一天,門徒約添了三千,都恆心遵守使徒的教訓,彼此交接、擘餅,祈禱。衆人都懼怕。使徒又行了釵h奇事、神迹。信的人都在一處,凡物公用;幷且賣了釵h田産、家業,照各人所需用的分給各人。他們天天同心合意恆切地在殿裏,且在家中擘餅,存著歡喜、誠實的心用飯,贊美神,得衆民的喜愛。主將得救的人天天加給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