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所周知,宣教士的「壽命」和「數量」直接影響到宣教的成果,那麽如何提升宣教士的「壽命」與「數量」?對此問題,中華福音神學院院長賴建國牧師的看法是,「從細微處入手,從改善母會對宣教士的支持做起。」
賴牧師對比上個世紀60年代與80年代的海外華人教會的宣教結果時發現,兩個時期的宣教士素質相差不多,但80年代的宣教士無論在宣教壽命和數量上都較比60年代的好。而母會對宣教士支持的好壞是造成兩者差異的根本原因。
「因此,宣教士的提升取决於母會對其支持的改善。」他表示。
那麽如何改善母會對宣教士的支持?賴牧師認爲首先教會要明白對宣教士的支持應該是持續不斷的「全方位」支持,所謂「全方位」包括語言、代禱、金錢、關懷與親情等。
他打個比方説,對宣教士來講,母教會是他們的家,是把他們「生出來」、「養大」的地方,所以母教會理應給予他們長期的全方位的支持,讓他們無後顧之憂地全身心地投入宣教工場的事奉。
説到對宣教士的支持,賴牧師表示,光是有代禱和金錢是不夠的,還需要從細微處入手給予他們親人般的關懷。比如逢年過節之際,母會不妨給宣教士寄張卡片,讓他們感受到母會的關愛,沖淡其思鄉之情,更好安心於宣教的事奉。
他强調,這些「小事」能給宣教士帶去極大的安慰和鼓勵,值得廣大母教會參考效法。
最後,賴牧師盼望各地華人教會能反省並不斷改善自身對宣教士的支持,最終幫助宣教工作大幅度地持續成長。
賴建國院長:宣教士的提升取决於母會支持的改善
全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