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所周知,宣教士的"寿命"和"数量"直接影响到宣教的成果,那麽如何提升宣教士的"寿命"与"数量"?对此问题,中华福音神学院院长赖建国牧师的看法是,"从细微处入手,从改善母会对宣教士的支持做起。"
赖牧师对比上个世纪60年代与80年代的海外华人教会的宣教结果时发现,两个时期的宣教士素质相差不多,但80年代的宣教士无论在宣教寿命和数量上都较比60年代的好。而母会对宣教士支持的好坏是造成两者差异的根本原因。
"因此,宣教士的提升取决于母会对其支持的改善。"他表示。
那麽如何改善母会对宣教士的支持?赖牧师认爲首先教会要明白对宣教士的支持应该是持续不断的"全方位"支持,所谓"全方位"包括语言、代祷、金钱、关怀与亲情等。
他打个比方说,对宣教士来讲,母教会是他们的家,是把他们"生出来"、"养大"的地方,所以母教会理应给予他们长期的全方位的支持,让他们无后顾之忧地全身心地投入宣教工场的事奉。
说到对宣教士的支持,赖牧师表示,光是有代祷和金钱是不够的,还需要从细微处入手给予他们亲人般的关怀。比如逢年过节之际,母会不妨给宣教士寄张卡片,让他们感受到母会的关爱,冲淡其思乡之情,更好安心于宣教的事奉。
他强调,这些"小事"能给宣教士带去极大的安慰和鼓励,值得广大母教会参考效法。
最后,赖牧师盼望各地华人教会能反省并不断改善自身对宣教士的支持,最终帮助宣教工作大幅度地持续成长。
赖建国院长:宣教士的提升取决于母会支持的改善
全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