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难?让青少年恒常读经﹖更难!教会一直有推展读经呼声,但不知如何有效进行。上周六(5月21日),由香港读经会主办的"系统读经与青少年牧养"讲座吸引了约500多名青少年教牧、导师和老师参加。讲员基督教铭恩堂的梁永善牧师详细说明了系统读经的重要性,以及青少年读经如何在教会和学校中实践:由少到多、由浅入深和由简到繁,并用问答比赛、查经聚会、电影对比和分享等活动作配合。
缺乏系统读经,断章取义,危机重重
梁牧师引用了大量经文和例子说明读经缺乏系统可能会有严重后果。读经缺乏系统,可能会引致断章取义、错误引导、错误遵行、对神有偏差的认识和忽略愿意的问题。读经没有联系上文下理,没有了解经文的背景,也会让人错误理解经文,断章取义。梁牧师说,魔鬼也熟悉经文,所以我们要灵活地辨别,免得陷入撒旦的诡计。
很多教会只是讲解新约,所以很多信徒以为新约讲的神是爱的神,旧约里的神是公义、施行审判的神。但梁牧师指出,神是不变的神。他举出,新约中的神仍是威严的,"因为我们的神乃是烈火"(希12:29)。旧约中的神也是慈爱的,神是在降下九灾之后才降下第十灾的,"以色列家啊,你们转回,转回吧!离开这里,何必死亡呢?"(结33:11),中间充满了神的慈悲和怜悯的心情。
从浅入深、从少到多、从简到繁,系统读经更容易
梁牧师说,读经不一定是从创世纪第一章读到最后,比如利未记记载了繁复难明的祭祀的方式,即使略过也不会影响圣经的完整性。梁牧师建议青少年人从马可福音开始读经,然后是腓立比书、约翰一书和二书,然后是小先知书。
系统读经的规律是:从少到多、从浅到深和从简到繁。以上提到的几个的经卷比较短小,让他们更有成感、更有动力地继续读下去。
很多人让初信者从约翰福音开始读,梁牧师指出约翰福音是福音的补充,很多青少年人初读"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到就是神。这道太初与神同在……"感觉像耍太极一样,结果只会留下圣经"很闷"和"很深"的坏印象。
系统读经配合活动更有趣
"住在跑马地——猜一个使徒的名字""多马!";"猜一个使徒的名字,谜面是形容新年的煎堆的""答案是『腓利』";"牧师的大腿——猜一个门徒的名字""大比大!"大家不禁哄堂大笑。这是梁牧师向大家讲解如何用活动配合读经,引起青少年读经的兴趣和改变读经气氛。
很多牧养青少年的教牧反映,读经对很多青少年来说很沉闷,所以他们的表现得不投入。梁牧师建议运用问答比赛、查经聚会、电影对比和信仰分享等活动配合。有奖问答比赛对小学生和初中学生十分有效,如以上轻松搞笑的圣经问答比赛题目。
在查经前,可让他们扮演圣经里面的情景。很多时候他们会把经文的中心掌握错了,所以之后要和他们讲解经文的中心。并且,做话剧让活泼好动的和文静少说话的人都参与其中。比如浪子的比喻,他们很自然的会把浪子作为主角扮演,活泼好动的人必然是争著去扮演浪子的。做完戏剧后,再向他们讲解原来故事里的大儿子才是主角,调较他们理解圣经的重点,让他们知道"原来圣经不是随便看的"。
电影对比方面,可播放一套关于圣经的电影,然后于圣经对比。比如一个电视节目是用科学解释圣经里面的"十灾"的,里面有法老如何将手上的杖变成蛇,当火山爆发时天会变黑,成黑暗之灾等等,这样的电影给读理科的学生看效果非常好,是给他们理性思考的挑战。
梁牧师强调,查经的重点是设立思考性的问题,要有深度,用问题让他们去反思和讨论,让他们知道圣经与他们生活是息息相关的。
青年导师一定要幽默风趣?
梁牧师的言谈间充满幽默感,让听众不时捧腹大笑。有人问,如果自己没有幽默感,怎么办呢?梁牧师回应说,神给各人不同的性格,做青少年的导师最重要的是爱,和爱的回应,所以不一定是鬼马幽默的。他说,他至今还记得一个哭著来教导他的牧师。
梁牧师还强调,牧者要多给青少年发挥的机会。比如有一次他和大专团契相聚时,发现他们的团契的名字是独一、有创意又寓意深刻的。比如是"供Full组",寓意神的供应是充足的,又有一个"So Go组",Sogo,是"崇光",寓意神的大能,是Show﹙表现﹚出来的,"go",是动力的,行动的。
有参加者指出,在教会推行系统读经的困难是很多青少年没有读经的兴趣,觉得"忙、闷",缺乏恒久性和缺乏榜样。梁永善牧师回应说,生命能影响生命,教会的领导人平时有没有读经的习惯会给信徒无形的影响,所以教牧要首先称为系统读经的人。
信徒说"忙和闷",首先是从理性上说服他们,比如问他们,"如果有人给你$1400,然后要你还他$20,你情愿吗?"他当然说"情愿的"。那么神给他24小时(1440分钟),每天只是安排20分钟读经,没有理由说不行。
香港读经会特别著重推展青年人的读经运动。他们将在今年推展"Sun Pilot"全港中学生读经运动,为青少年制定为期一年的读经计划。
系统读经与青少年牧养——如何在青少年中推展系统读经
Carol 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