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基督教組織宣佈籌劃「國際反腐敗日」(EXPOSED 2013)活動,該活動將於2013年在倫敦舉行,旨在引導教會、商業和政府反對腐敗,為解決世界的貧窮貢獻力量。
該活動呼籲明年,教會能做到正直和公開;政府能做到公正和誠實並且實施法律停止各種形式的腐敗,並可為了後代保持足夠增長;商業人士在價錢、採購、税收和透明度上提高誠實交易,從而使不同的規模都有機會繁榮。
該活動還呼籲全世界的基督徒,個人挑戰自己的行為並且反對自己共同體的腐敗;鼓勵當地活動,個人和團體參加和組織一個監督團隊從2013年10月14-20日開始反對腐敗;在國家和國際水平,鼓勵1,000萬基督徒在「國際反腐敗日」呼籲全球反對腐敗,並將呼籲傳送到世界最有力量的國家。
活動主席和「彌迦挑戰」(Micah Challenge)的國際主任約爾·愛德華(Rev Joel Edwards)説:「沒有一個國家避免。這場經濟危機意味著貪婪和過分荒淫的企業文化、不誠實和不可理解的行為已經觸及我們,並且傷害我們。『國際反腐敗日』加入世界日益增長和擔憂的聲音『夠了』。這是個機會讓教會做被神呼召應該做的:帶著公憤呼籲大家,並且為了讓他們有盼望提供實際幫助。」
該活動的合作夥伴、支持者和媒體的參加,標誌著大家對「國際反腐敗日」活動的意識開始提高,並且開始行動。下年,數以萬計的人將被調動致力於在商業、教會和社會中以具體的步驟推動倫理道德並達到使它們合一。
為了使2013年10月14-20日成為反腐敗集中關注的期間,今年的呼籲將以持續一週的「守夜活動」(EXPOSED Global Vigil)和聯名簽署全球呼籲(Global Call)而告終,並將收集的簽名交20國集團並領導2014年澳大利亞的經濟。組織者的目標是收集1,000萬簽名。
全球的合作夥伴包括「英國及海外聖經公會」(British and Foreign Bible Society),「美國聖經公會」(American Bible Society),「救世軍」(Salvation Army),「倫理榮耀」(Unashamedly Ethical),「世界福音聯盟」(World Evangelical Alliance)和「國際彌迦挑戰」(Challenge International),但是「國際反腐敗日」活動有更寬更廣的支持基地。「國際反腐敗日」一直和「聯合國千年運動」(United Nations Millennium Campaign)和「税收正義網」(Tax Justice Network)合作。
-
香港一牧者解析「離堂文化」 敦促傳統教會自我改革
研究歷時一年多的《2024香港教會普查》數據上月底發佈,引發關注,顯示香港教會正面臨明顯的「離堂趨勢」。
-
在教會談論政治可以嗎? 台灣一牧者提出三大思考
政治議題難以避免,對「教會裡對是否應該談政治」的問題,眾説紛雲。基督徒究竟如何在信仰羣體中面對政治討論?台灣基隆教會本堂傳道莊迺民近日在YouTube頻道提出三大思考重點供信徒參考。
-
德國「無宗教信仰者」人數首次超過天主教與新教信徒
根據德國「世界觀信息服務」(Fowid)研究小組2024年最新公佈的調查結果,德國無宗教信仰者人數首次超過天主教徒和新教徒,使得無信仰人羣成為該國最大的「宗教」羣體。
-
中國宗教局五月起強化規管外國人宗教活動
中國國家宗教事務局4月1日發佈《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外國人宗教活動管理規定實施細則》,新規例於5月1日起施行。這是2010年後,宗教局再次修訂《實施細則》,進一步規管境內外國人的宗教信仰活動。
-
中梵主教任命協議、祝福同性伴侶:教宗離世留下的爭議
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在剛過去的復活節星期一清晨離世,他在任時與中國政府簽署《中梵雙方關於主教任命的臨時性協議》(簡稱《中梵協議》)引來主教任命問題,而批准神父為同性伴侶祝福亦備受福音派人士抨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