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長」這個字眼足以令每個教會怦然心動。美國馬鞍峯教會的增長例子為许多人瞠目,華理克牧師的小組牧會模式也令不少人爭相仿傚,以求突破。
沙田浸信會的福音事工始於1962年,77年建立第一所小堂會,如今已發展成香港最大教會之一,人數已有3000,小組約150個。進入「沙浸」網,你會儼然發現,沙浸有自己的出版刊物、產品、音樂中心、影音事工隊、銀樂隊、網上購物站等等,最近更出版了自己的報紙。
沙浸甚至有自己的「信徒神學裝備學院」,課程配合教會的牧養模式來設計,讓教會每個成員都成為裝備學院的成員,一步步引導會員成長。
原來沙浸曾經歷10多年無增長的日子。主任梁廷益牧師親眼看著沙浸從徘徊於100人的教會躍進為現在3000會眾的教會。
梁牧師看來年輕,令人難以聯想到原來已有18年牧會經驗。即使由於工作繁忙而顯出疲態,但當提起教會運作和牧養策略,梁牧師仍怳怳而談。
本報特與梁牧師作訪問,分享他牧會的經驗和心得。
不少小型教會面臨增長困難、充滿問題的境況,因此不斷尋找出路和突破。沙浸也曾經歷10多年停滯在100會友的時間。究竟沙浸是如何衝出低谷呢﹖
梁牧師不假思索地説:「我認為一個想法是最重要的:主動尋求改變,別接受現在的環境是最好的。」梁牧師説。「任何事情總能做得比現在更好,所以要不斷爭取。」
3000人的教會似乎已很不錯,但梁牧師不看人的稱讚,單單看著神的評價:「在神裡面,我不覺得上帝喜悦這數字,更不能維持現狀。仍有很多人未信主、未返教會。」
革新教會行政結構
梁牧師説,過去教會的立場是彼此信任的合作關係,但另一方面權責不清可能帶來很多誤解和衝突。梁牧師認為教會牧者和執事的角色要清楚。
「我見到很多教會牧師和執事有互相對立的情況,或者同工對某些工作互相讓,以致彼此傷害……令我開始想,沙浸可以怎樣改變。於是我想到教會可以像董事會和公司一樣,制定約章,清楚指明牧者和執事權限,就不會再落入彼此紛爭的局面。」
於是約10年前左右,梁牧師與執事制定約章,將兩者權限清楚分開:教會的日常運作和事工決定權在牧師,財政、資源安排等行政決策則由執事決定。
不斷變化的牧養模式
沙田浸信會的牧養模式主要參考美國教會的發展。
10多年之久,沙浸都不能突破約100人的教會規模。梁牧師為了尋找出路,於是提出讓教會來個大轉變——把團契模式的沙浸改為小組模式。當時芝加哥的流溪教會、星加坡堅信浸信會等,都是當時出名的小組教會,成了沙浸的參考。
「那時的情況已壞無可壞了。」梁牧師笑説。提出這樣重大的建議後,卻非常順利地得到執事通過。「現在很多堂會會反問,們教會千多人,也並非沒有增長,為什麼要做小組呢﹖當仍然擁有時,不覺得需要改變;但那時我們毫無增長,所以都很想改變。」
問及小組模式為什麼適合香港的教會的老問題時,其實沙浸的小組模式已不斷的變化。
沙浸以「5x5」的能小組模式運作約10年,開始有沉悶的感覺,「小組失去動力,沒有關心,沒有使命感。」於是沙浸再思想怎樣改變。梁牧師看到很多信徒委身外面世界,忙於上課程、逛街等而不委身於教會,於是採用了G12模式,是一種強調使命和委身的小組模式。
然而G12模式也會帶來副作用:「G12模式令會友流失量較大,因為要求委身,這不是每個信徒都願意。不少信徒因此離開沙浸,到了別的教會。」
此外傳道人的質素也更重要了。「小組要求全面的牧養,組長不單關心組員,更要做培訓。從前主日學部長,純粹教主日學;做傳道部長,只要搞傳道活動就可以了。但如今G12 model,傳道人什麼都要做。」
用沙浸成長經驗幫助其他教會成長
本身為教牧學博士的梁牧師在沙浸任主任牧師已超過17年,他的負擔是與其他教會分享自己牧會的經驗,幫助小堂會增長。
「教會不增長是有病,有病要就看醫生」梁牧師以「病」喻教會的問題。「我希望幫助教會執事會和傳道同工作調解;很多執事和教牧之間存在很多紛爭,以致教會不能增長。」他希望把在沙浸牧會的經歷分享出去,他更將到台灣浸信會堂會分享「健康的教會」的題目。
沙浸於1962年開始福音事工,至77年有了首個福音堂,為福音堂時期。77年至81年為教會發展期,人數一直在100人左右。91開始了建堂期,於沙田小瀝源穩定下來後,在93年經歷轉型,開始了小組教會的牧養模式,可謂轉型期。
97年至今未及10年,沙浸大大發展,終成香港超級大教會。然而梁牧師不斷求變、永不言棄的帶領沙浸下,相信沙浸將有更多創新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