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长"这个字眼足以令每个教会怦然心动。美国马鞍峰教会的增长例子为许多人瞠目,华理克牧师的小组牧会模式也令不少人争相仿傚,以求突破。
沙田浸信会的福音事工始于1962年,77年建立第一所小堂会,如今已发展成香港最大教会之一,人数已有3000,小组约150个。进入"沙浸"网,你会俨然发现,沙浸有自己的出版刊物、产品、音乐中心、影音事工队、银乐队、网上购物站等等,最近更出版了自己的报纸。
沙浸甚至有自己的"信徒神学装备学院",课程配合教会的牧养模式来设计,让教会每个成员都成为装备学院的成员,一步步引导会员成长。
原来沙浸曾经历10多年无增长的日子。主任梁廷益牧师亲眼看著沙浸从徘徊于100人的教会跃进为现在3000会众的教会。
梁牧师看来年轻,令人难以联想到原来已有18年牧会经验。即使由于工作繁忙而显出疲态,但当提起教会运作和牧养策略,梁牧师仍怳怳而谈。
本报特与梁牧师作访问,分享他牧会的经验和心得。
不少小型教会面临增长困难、充满问题的境况,因此不断寻找出路和突破。沙浸也曾经历10多年停滞在100会友的时间。究竟沙浸是如何冲出低谷呢﹖
梁牧师不假思索地说:"我认为一个想法是最重要的:主动寻求改变,别接受现在的环境是最好的。"梁牧师说。"任何事情总能做得比现在更好,所以要不断争取。"
3000人的教会似乎已很不错,但梁牧师不看人的称赞,单单看著神的评价:"在神里面,我不觉得上帝喜悦这数字,更不能维持现状。仍有很多人未信主、未返教会。"
革新教会行政结构
梁牧师说,过去教会的立场是彼此信任的合作关系,但另一方面权责不清可能带来很多误解和冲突。梁牧师认为教会牧者和执事的角色要清楚。
"我见到很多教会牧师和执事有互相对立的情况,或者同工对某些工作互相让,以致彼此伤害……令我开始想,沙浸可以怎样改变。于是我想到教会可以像董事会和公司一样,制定约章,清楚指明牧者和执事权限,就不会再落入彼此纷争的局面。"
于是约10年前左右,梁牧师与执事制定约章,将两者权限清楚分开:教会的日常运作和事工决定权在牧师,财政、资源安排等行政决策则由执事决定。
不断变化的牧养模式
沙田浸信会的牧养模式主要参考美国教会的发展。
10多年之久,沙浸都不能突破约100人的教会规模。梁牧师为了寻找出路,于是提出让教会来个大转变——把团契模式的沙浸改为小组模式。当时芝加哥的流溪教会、星加坡坚信浸信会等,都是当时出名的小组教会,成了沙浸的参考。
"那时的情况已坏无可坏了。"梁牧师笑说。提出这样重大的建议后,却非常顺利地得到执事通过。"现在很多堂会会反问,们教会千多人,也并非没有增长,为什么要做小组呢﹖当仍然拥有时,不觉得需要改变;但那时我们毫无增长,所以都很想改变。"
问及小组模式为什么适合香港的教会的老问题时,其实沙浸的小组模式已不断的变化。
沙浸以"5x5"的能小组模式运作约10年,开始有沉闷的感觉,"小组失去动力,没有关心,没有使命感。"于是沙浸再思想怎样改变。梁牧师看到很多信徒委身外面世界,忙于上课程、逛街等而不委身于教会,于是采用了G12模式,是一种强调使命和委身的小组模式。
然而G12模式也会带来副作用:"G12模式令会友流失量较大,因为要求委身,这不是每个信徒都愿意。不少信徒因此离开沙浸,到了别的教会。"
此外传道人的质素也更重要了。"小组要求全面的牧养,组长不单关心组员,更要做培训。从前主日学部长,纯粹教主日学;做传道部长,只要搞传道活动就可以了。但如今G12 model,传道人什么都要做。"
用沙浸成长经验帮助其他教会成长
本身为教牧学博士的梁牧师在沙浸任主任牧师已超过17年,他的负担是与其他教会分享自己牧会的经验,帮助小堂会增长。
"教会不增长是有病,有病要就看医生"梁牧师以"病"喻教会的问题。"我希望帮助教会执事会和传道同工作调解;很多执事和教牧之间存在很多纷争,以致教会不能增长。"他希望把在沙浸牧会的经历分享出去,他更将到台湾浸信会堂会分享"健康的教会"的题目。
沙浸于1962年开始福音事工,至77年有了首个福音堂,为福音堂时期。77年至81年为教会发展期,人数一直在100人左右。91开始了建堂期,于沙田小沥源稳定下来后,在93年经历转型,开始了小组教会的牧养模式,可谓转型期。
97年至今未及10年,沙浸大大发展,终成香港超级大教会。然而梁牧师不断求变、永不言弃的带领沙浸下,相信沙浸将有更多创新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