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传关注第二代华人信徒流失问题

gen_20060830_03.
03年的中国福音大会千人参加,令人难忘。(图:中国福音大会2003)
华人福音普传会美国办事处主任李道宏牧师最近与本报分享当今美国华人教会最值得关注的一个严重问题——第二代信徒的流失。

李牧师表示,近年华人教会数目有长足的增长,本为可喜事,但里头实有少为人注意的危机。分析之下,华人信徒虽多,但来自中国、香港及台湾的新移民为数不少,相反本地第二代信徒正在不断流失中,而且情况严重。

他指出导致这现象的主要因素之一是两代之间的鸿沟:"第一代和第二代华人有很大代沟。第一代觉得第二代不听教,年轻一代又觉得父母太中国化。"因此不少华人信徒长大后宁可去英语教会,也不愿留在华人教会里。

此外他提及有调查发现,在教会中长大的孩子有9成在进入大学后离开教会,其中相当的一部份更会从此迷失,不再回转,情况令人忧虑。亦有一项大学调查显示,在表示自己有返教会的新生里,2/3在毕业后离开教会。

第二代华人主日学也引起李牧师注意。据一项访问,让第二代信徒为对他们有属灵影响力的人物排名,结果发现第一是朋辈,第二是父母,第三是青年工作者,第四是牧师,最后才是主日学老师。李牧师问:"华人教会第二代主日学的问题在哪里呢﹖"他认为华人教会有必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

他总结出年轻信徒离开华人教会的三个阶段:"首先第二代不喜欢父母一辈,一部份不愿意返教会;当他们进入大学后,又有一大批信徒流失。最后在大学后仍选择留下来的信徒中,一些与旧的中国观念碰撞而令他们不能好好发挥,最后失望而去。"

李牧师认为父母一辈对第二代华人信徒的流失责无旁贷,他说:"教育第二代是父母的责任,这是圣经原则。"此外教会亦应帮助父母如何教导信徒子女。

华传美国办事处特别设立了专责部门,关注第二代事工,以书籍出版、聚会、网站等方式唤起教会及第一代信徒父母对下一代的关注,并帮助第二代信徒在教会及宣教事工上事奉。
  • 专访:富勒神学院教授Dr. Alexia分享拉美移民教会经验,启示亚裔移民教会

    专访:富勒神学院教授Dr. Alexia分享拉美移民教会经验,启示亚裔移民教会

    作为一位牧师、教授,Dr. Alexia Salvatierra拥有38年牧会经验,并在美国的拉美裔移民教会中有深度参与及属灵影响。在最近接受《基督日报》采访中,她回顾了自己对拉美移民教会的研究、深入探讨了移民教会中代际之间的紧张关系,并分享了如何通过对话与和解来跨越这些代际鸿沟。她的观点不仅对拉美移民教会具有指导意义,对亚裔美国教会也有著深刻的借鉴作用。

  • 赞美之泉2025年亚洲巡回演唱会将覆盖5国11城 培育新一代敬拜者

    全球华人敬拜音乐事工赞美之泉(Stream of Praise)近日正式公布其2025年亚洲巡回演唱会及暑期儿童敬拜特会行程,涵盖新加坡、马来西亚、台湾、香港等多个城市。这次巡回不仅包括敬拜赞美,还包含敬拜培训、女性特会及暑期儿童敬拜特会。

  • 狄更斯经典信仰作品搬上荧屏 《万王之王》预计复活节上映

    由Angel Studios制作的动画电影《万王之王》(The King of Kings)计划于2025年4月11日全球上映。这部作品以英国文学巨匠查尔斯·狄更斯的故事为基础,讲述了一位富有想像力的男孩在父亲的讲述中领略耶稣基督一生的传奇。

  • 观点:人工智能与社交媒体,基督徒应如何看待潜在的挑战?

    在过去的几天里,中国AI初创公司DeepSeek以低成本,制作出了类似的人工智能模型,震惊了科技界(以及美国股市)。再往前几周,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宣布结束第三方事实审查计划;2024年末,澳大利亚政府出台了社交媒体年龄限制法,以保护年轻人。技术变革已经主导了2025年的开始。AI对我们理解上帝和社区有何影响,全球基督教看法不一。

  • 美福音派收养机构继续关注中国收养问题

    自2024年8月中国终止跨国收养项目以来,近300个美国家庭陷入困境。美国福音派收养机构"生命线儿童服务机构"(Lifeline Children‘s Service)表示,会继续向特朗普政府寻求解决方案(拜登政府在最后几个月对此问题没有任何更新),期待其通过外交渠道对这一问题提供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