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华神37载 戴绍曾盼毕业生效法保罗、马氏

编按:台湾中华福音神学院立校三十七载,第一任院长戴绍曾牧师再次故地重游。再过两年半,华神就踏入第四十年,记得当日从七名学生开始,到如今戴牧师见证上帝一步一步的带领,从士林到汀州路,到现今在大台北的新校舍用地。

对于这次再度回到华神,戴绍曾牧师以〈使十七:1~8〉、〈帖前一:1~10〉"主的道传扬出来"为题证道。正值马礼逊来华两百年,戴牧师特别从马氏身上列举三个榜样,借此勉励今天在座的毕业生。

在面对封建迷信、闭关自守的中国,马氏的"创举"无疑遭受冷眼、批评,明知道单靠自己不能作甚么,甚至面对船夫的讥讽,依然信靠"我不能,神能"之下来到了中国。

除了信心和勇气,戴牧师认为马氏非常重视神的话。

自唐代景教传入中国,到清朝都没有整本中文圣经的发行,而当时"中国教会需要的是一本完整的圣经",他劝勉(今后)华人教会、毕业生们都以神的话为依据。第三马氏终身奉献,以十二年艰苦的岁月学会了中文,更完成了中文圣经翻译,还有中英字典编纂,这都是"给我们立了榜样",而主的道也在中国传开了。

同样地,两千年前帖撒罗尼迦教友的见证,给保罗带来无比欣慰,也成为了众信徒的榜样。"这小小由敬虔的希腊人、尊贵的妇女等组成的教会,竟震动了当时的罗马帝国",戴牧师说。

在〈帖前〉一章里,保罗提到了信心、爱心和盼望,而爱心放在两者的中间。"因爱心所受的劳苦",当中充满了对上帝的感谢,以及对同胞也有负担,戴牧师坦言经过神学院三年的薰陶,当初带著火热走上全时间事奉的心,"如今爱主的心是否减缓了,盼望主的爱再次激励我们。"

福音的广传不是因为保罗、或一小撮人,而是带著生命转变的弟兄姊妹,为主作见证打开的。他强调,不是靠少数人来宣教,而是全教会、弟兄姊妹都来参与在主的大使命中。在差传事工上,帖撒罗尼迦的教友成为了美好的见证,戴牧师祝愿教会传道人都有这样的看见。

另外福音的传开是带著能力"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而保罗也确信福音能改变社会,并带来主的平安与喜乐。其次,保罗也清楚他自己的呼召"主把福音托付给我"。看到这批神国新力军,戴牧师除了恭喜、祝贺他们,更盼望他们能听到主说"良善、又忠心的仆人",这是一个神圣的责任。

保罗持守了主给的使命,与天上的(马其顿)异象,虽在腓立比境内遭受迫害、患难,如戴牧师所言,信主以后的生命并不全然是平安、顺利,保罗在牢狱中多次不能睡,但却能唱歌、赞美神,因为主与他们同在。

既为主多受劳苦,离开腓立比之后,戴牧师笑言"保罗和西拉没有停下来、到日月潭休息",反而南下到了帖撒罗尼迦,在那里传讲神的话语。

第三,戴牧师认为保罗的生活是何等的圣洁,"人若自洁,脱离卑贱的事,就必作贵重的器皿,成为圣洁,合乎主用,预备行各种的善事。"(提后二:21)说到早年与父亲在大西北开办圣经学校,就是以此作为校训。

在现今比任何一个时代更难传讲福音,戴牧师勉励毕业生要过圣洁的生活,在主的真道上保守自己,以免落入"网路"、"情色"等撒旦的试探中。而关键在于能否靠主过圣洁的生活,但愿毕业生们在思想、行为都能蒙神的保守。

第四基于主的爱,像父亲一样去劝勉、教导教友们的心,保罗就是这样,看他们"比自己的生命更为宝贵",这是不容易的,我们都甘于保守自己,但保罗说,连我的命也为你们而瞻W,在给提摩太教友的书信里,保罗不仅爱他们,更用祷告托住他们。

除了感谢上主奇妙的作为,戴牧师寄望毕业生们不要停顿,更要往前行,更加爱主、事奉主。而主的福音就这样被传遍开了。

最后,戴牧师劝勉毕业生们,主在你们身上所作是奇妙的,因为主先爱了我们,但愿主的爱充满在座的毕业生们,并活出基督的样式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