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泉香港航空正式开始售票,一千元单程直航到伦敦的机票,造成电话和网上的抢购热。究竟这对牧师伉俪从牧会、宣教到从商的心路历程是怎样的?李卓民牧师和李黄慧恂师母有条不紊地道出他们的飞行梦。
记:李牧师,听说你以前曾经在印度的加尔各答宣教,可否分享一下当时的经历?
李牧师:我自己有三段的短宣经验,第一次是在美国回到香港的释囚协会当义工,那段时间我只是学习,也不是帮得上什么忙。而第二次就是在印度,1982年的时候,在暑假期间有二至三个月的时间我去了加尔各答宣教,这段经历对我的生命有很大的影响。而第三段是在波士顿帮助柬埔寨的难民的日子,从1988年至1997年,一共有九年的时间。
在印度的时候,那里贫富悬殊的问题很严重,有很多街童行丐,他们流落街头滋事;但同时亦有一些大富人家,他们住豪宅,甚至比香港或美国的更豪华。贫的越贫,富的越富。在印度的那段期间,我有三个领受,第一.帮人要有方法;第二.施出的人才是富足的人。第三,适当的属灵操练对身体和心灵都有莫大的帮助。
首先,因为那里街童满街,他们都睡在地上,就算把钱交给他,也不能长远解决他们的困境。有些父母甚至把自己的孩子手脚折断行丐,我觉得这是非常残酷的。看到这些结构性罪恶问题,必需要有建设性的方法,才能得到根本的解决。那时候我认识了一位叫尼希米的弟兄,他以前也是街童,但后来被收养了,成为了一个小生意人。于是他一边收留街童,一边训练他们做陶器。所以我们用的方法不是给他鱼,而是让他们自食其力,不是高高在上的给他们,连他们最基本的尊严也剥夺。
第二点,我遇到一位弟兄,他的生活十分穷困,只有圣经和脚踏车两样东西,但有一天,他遇到了一个没有交通工具的人,于是便把自己唯一的脚踏车送了给他。这件事对我来说是很大的冲击,我觉得他是世上最富有的人,那时我的领悟是觉得自己有的人才是富有的人,真正的富足是施比受更为有福。
第三,因为我本身有胃病,到那里喝水和吃生果都要特别小心。很多人到了印度不出十天就会病倒。但我到达后做了三天的全天禁食,为我在行程中不会生病祷告,结果我是去的人当中唯一一个没有病倒的,这件事教导我适当的属灵操练对身体和心灵都有莫大的益处。
记:在你的人生历程中,那一段是最让你回忆的日子?
李牧师:我想实在有太多美丽的回忆,例如在少年困惑时,得到很多长辈的栽培、恋爱结婚、第一次抱著初生女儿时的喜悦,还有看到人类的社会缺乏人性、公义、第一次创业失败等等,当中有很多甜酸苦辣。但现在我回头看,觉得这些都是美丽的回忆。我想人生最怕的是痛苦得漫无目的,又无法解释自己的苦难。信仰是最宝贵的礼物,现在我看当时的苦难,都能明白为什么是这样。就像看刺绣一样,从后面看的话,觉得不知道是什么,但反过来看,会觉得很漂亮。因为明白了里面的意义,都变成美丽的回忆。
我很喜欢这段经文,罗马书八章廿八节:"我们晓得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
记:你在教会全职事奉已有十多年的时间,现在再跳回商界,最主要是什么原因?
李牧师:福音要有效的传到社会,其中社会包含个人和由人组成的不同团体。我们看基督教的历史运动,有大复兴的地方不仅是个人得到福音的好处,很多团体也一同得著福音的好处。例如英美反黑奴运动,当时约翰卫斯理不单改变千万人的心,连社会的不公义制度都改变了。福音传遍整个英国,复兴的火燃烧人心以及整个社会。另外一些例子是有很多基督教医院、孤儿院、企业、教会被建立,这些都是基督徒影响到整个社会和城市不争的事实。
在廿一世纪,我们的生活跟企业息息相关,企业成为了我们的生活单位,例如坐巴士、麦当劳、Starbucks、上网、Microsoft,我们生活接触的每一个层面,都受到企业良性和恶性的影响。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神在企业界兴起福音的工作,例如在美国有一个Christian CEO Forum,把每年收入一亿营业额以上的160个CEO聚集,他们现在想把这个Forum带来亚洲。我们又看到中国政府也允许40间公司以在公司里做教会,这些都是基督教进入企业的迹象。
除此之外,以前在学校和医院里很需要院牧,但越来越多公司需求全时间的传道者,帮助员工灵性上的需要。这个趋势打破了很多传统思想,我称之为"马其顿的呼声"。最后,我们也可以藉著企业打开传教的大门,以前很多传统的宣教士,他们不能进入回教国家,在共产党的国家也是。但看到很多商界人士在这些地方受到欢迎,我想神兴起商界也有祂的美意。
马丁路德有句名言,意思是说,如果在传福音的时候跳过最困难的地方,那么就不算在传福音。我们要把神的光和盐带入商界,在21世记成为一个真正的福音传播者。
李师母:大部份的信徒每天大部份的时间都是在工作,他们到礼拜堂只是二至三个小时的时间,所以如果要行出信仰,必须要在职场上发挥出来。这是一个很大的禾场,也是一个Unreached Area,我们看到了很大的需要和挑战。
记:很多商人做生意赚到的利润都会用来回馈社会,你们对哪一方面比较有负担呢?
李牧师:首先我觉得基督徒不单是把眼光放在教会上,我们也要看到教会以外的世界,需要有人把基督的精神,延伸到教会的围墙以外,让所有人一同得著福音的好处。我想第一方面希望能够扶贫,以前我们在波士顿帮助那里的柬埔寨难民,看到一个死城如何变成一个活城,可是帮助人也需要人力物力,所以经济的支援也很重要。
另一方面,我想帮助一些有意义的基督教事工,建立更有策略性的平台,使我们的工作更有效果。另外,我们会把资源投入到领袖训练上,例如培训青年领袖或商界和教会的领袖等。
李师母:我们做甘泉航空有一个Business mission的理念,最大的盼望是带700万香港人环游世界。香港是一个弹丸之地,很多学校的老师都没有亲身去过那些地方,例如历史老师教欧洲历史或者音乐老师教贝多芬的作品,他们大部份都没有去过这些地方。我相信他们亲自到访过后,回来后教小朋友必定会脱胎换骨。老师的素质直接影响到小朋友的素质,我们把甘泉航空的机票降到最低,希望借此提高教育素养。事实上,如果没有Mission,我们也不会做的,因为生意是Purpose Driven的。总结来说,我们的负担是多方面的,有扶贫、领袖训练、建立更有效的平台和教育等。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