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專訊】經過多年的禱告摸索,紐約南塔光浸信會在曼哈頓下城發起以華人為主體其他民族兼顧的老人事工﹐並於昨日正式舉行活動,給孤單的老人生活帶來喜樂和盼望。教會此舉正是回應「南塔光」射向社區的使命。
9月10日下午2點30分,老人中心行政主任康妮姊妹首先致歡迎詞感謝大家的光臨,隨後南塔光浸信會主任顧奇偉牧師主持了開幕典禮,正式宣佈南塔光老人中心成立。
該中心座落在曼哈頓下城靠近威廉堡大橋附近的地區,由南塔光浸信會資助,主要負責提供六十多位老人的食品,服務人員由該中心的多民族職工義務擔任。今年已開始每月兩次的活動,都是安排在老人精力最旺盛、最方便的時間段。
典禮當天,來自不同國家、不同膚色、不同語言的五十四位老人們歡喜快樂地來到活動大廳,彼此親切問安,品嘗有中國特色的美味佳餚,還有傳統的中秋節月餅和水果茶點等。
席間﹐顧牧師代表教會用多種語言向在位的所有老人問安、親切交談,建立深厚的友誼。其愛心得到老人的笑臉回應﹐他們對食品、節目均很滿意。中心行政主任康妮姊妹説:「老人們從來沒有像今天那樣興奮高興。」
會後記者向顧牧師問及老人事工創立的緣由。他指出,四年前自己就開始研討開發老人中心的問題,紐約華裔老人使用多種的方言,比如台山話、廣州話、潮州話,近年又有大量的福州、上海以及北方移民大量遷入。
雖然市政府投資建立曼哈頓下城的老人建築,但都是硬體設施,真正的缺口是在軟體方面。而只有教會才能協助解此問題。
接著,顧牧師用七個問題來闡述他對老人事工負擔及努力方向:曼哈頓下城有多少華人和其他民族的老人中心可以發展成為福音的視窗?老人中心裏還有多少靈魂沒有得救?有多少心靈問題需要得到根本解決?有多少家庭需要平安?這些老人在地上還有多少年日?他們有多少心靈的苦悶需要傾訴?華人教會如何面對所處的多種文化背景?
顧牧師説,建立老人中心需要禱告,同時應使用很多人力、財力、物力資源使老人中心成為福音傳送點﹐使用當地的現有基督徒並發揮他們的作用,聯絡華人朋友建立友好合作的信任關係。
經過努力,該教會的老人中心得到紐約浸信會州聯會和德州有關美國教會的大力支持,也得到該老人中心職工的大力幫助。顧牧師表示,用禱告和時間來跟進這些老人家是教會的重要任務,希望得到更大的支持。
南塔光照向社區 老人中心歡度中秋
全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