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专讯】经过多年的祷告摸索,纽约南塔光浸信会在曼哈顿下城发起以华人为主体其他民族兼顾的老人事工﹐并于昨日正式举行活动,给孤单的老人生活带来喜乐和盼望。教会此举正是回应"南塔光"射向社区的使命。
9月10日下午2点30分,老人中心行政主任康妮姊妹首先致欢迎词感谢大家的光临,随后南塔光浸信会主任顾奇伟牧师主持了开幕典礼,正式宣布南塔光老人中心成立。
该中心座落在曼哈顿下城靠近威廉堡大桥附近的地区,由南塔光浸信会资助,主要负责提供六十多位老人的食品,服务人员由该中心的多民族职工义务担任。今年已开始每月两次的活动,都是安排在老人精力最旺盛、最方便的时间段。
典礼当天,来自不同国家、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五十四位老人们欢喜快乐地来到活动大厅,彼此亲切问安,品尝有中国特色的美味佳肴,还有传统的中秋节月饼和水果茶点等。
席间﹐顾牧师代表教会用多种语言向在位的所有老人问安、亲切交谈,建立深厚的友谊。其爱心得到老人的笑脸回应﹐他们对食品、节目均很满意。中心行政主任康妮姊妹说:"老人们从来没有像今天那样兴奋高兴。"
会后记者向顾牧师问及老人事工创立的缘由。他指出,四年前自己就开始研讨开发老人中心的问题,纽约华裔老人使用多种的方言,比如台山话、广州话、潮州话,近年又有大量的福州、上海以及北方移民大量迁入。
虽然市政府投资建立曼哈顿下城的老人建筑,但都是硬体设施,真正的缺口是在软体方面。而只有教会才能协助解此问题。
接著,顾牧师用七个问题来阐述他对老人事工负担及努力方向:曼哈顿下城有多少华人和其他民族的老人中心可以发展成为福音的视窗?老人中心里还有多少灵魂没有得救?有多少心灵问题需要得到根本解决?有多少家庭需要平安?这些老人在地上还有多少年日?他们有多少心灵的苦闷需要倾诉?华人教会如何面对所处的多种文化背景?
顾牧师说,建立老人中心需要祷告,同时应使用很多人力、财力、物力资源使老人中心成为福音传送点﹐使用当地的现有基督徒并发挥他们的作用,联络华人朋友建立友好合作的信任关系。
经过努力,该教会的老人中心得到纽约浸信会州联会和德州有关美国教会的大力支持,也得到该老人中心职工的大力帮助。顾牧师表示,用祷告和时间来跟进这些老人家是教会的重要任务,希望得到更大的支持。
南塔光照向社区 老人中心欢度中秋
全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