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醫院院牧事工聯會上週五舉行了第四屆「神學生醫院牧關日」,二百多位來自十多間本地神學院校的神學生參加。
今屆題目為「道成了肉身—病患牧養的再思」,除了院牧事工聯會專業發展及牧關教育督導盧惠銓牧師以及總幹事羅傑才牧師的演講外,亦有多個切合教會牧關情況的專題工作坊讓同學參與。
羅傑才牧師在牧關日感言上指出「今天的神學生,明天的傳道人」,事奉與生活若失去愛就算不得什麼,而「道成肉身」在任何的事奉上都是最好的導向,因此今屆的牧關日特地以此為題,透過院牧事工探索道成肉身的可能。
盧惠銓牧師與神學生們一起反思了病患處境中的牧養。他特別比較了「牧養關顧」(Pastoral care)和「心靈關顧」(Spiritual Care)兩者,表示有醫院棄「牧養關顧」的名稱取「心靈關顧」,意圖淡化基督宗教背景以突顯信仰中立。除此以外,現代的社會中牧關亦似乎走向分工化,認為牧關只是處理靈性心靈之事,但盧牧師認為心靈關顧雖然更專注於人的靈性照顧,但充其量只是牧養關顧其中一個核心範疇,以去掉宗教色彩的名詞取代牧關的做法表示不能認同。
羅傑才牧師直接講了「道成肉身」在病患牧養上的意義。他認為「道」與「肉身」有密切的關係,即可是道的枷鎖,也可以成為道的載體。他引述2008年天主教報章公教報報導,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在1979年9月至84年11月間每週三講道都圍繞「肉身神學」的主題,他的神學觀其中一個核心概念即是「只有肉身能夠將那不可見的、靈性的、神聖的,轉為那可見的。肉身的受造,是為將那自古以來被隱蔽的奧秘——神——化為可見的實體」。
他又引述報導提及的一位新約學者Tim Johnston所説:「我們的肉身本來就是上主肖像的一個構成部份,因此也是引導我們認識上主的一個不可缺少的途徑」。
他表示看耶穌的傳道的生涯中,他以肉身之體關顧很多地上肉身病患者,顯示神並不輕視肉身的關顧。他認為病患牧養有著福音宣教、信徒培育、神學反思、教會見證等能,並且幫助助人者明白「人」的本身,並讓人學習實踐愛。
羅牧師分享了自己多年前的一個體會。十多年前他牧養長洲一所教會,那教會青年人少,大部份時間他都在做探望長者的工作。漸漸地,探望一些反應少甚至沒知覺的長者的工作令他感到沉悶並困難,他開展思考自己所做的工作的意義,並且引發了神學的思考,對他的整個事奉及對基督教的價值、倫理等都有很多的反省。他體會到牧養老弱病患的工作不單是愛心勞苦的付出,更是對自己的價值觀唸的挑戰。
專題分享後,學生們分批前往八個不同題目的工作坊,獲益菲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