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太平洋法律協會(Pacific Justice Institute, PJI)創辦人、致力維護人權的律師戴吉斯博士(Dr.Brad Dacus)日前訪問香港,連日與本港維護家庭的運動前線人員、教會、法律生等見面,總結美國同性戀運動的經驗,並建議要讓大眾盡早認識同性戀的危害。
戴吉斯博士在一講座上表示,同性戀運動有鮮明的行動進程:先以「人權」為理由爭取肛交非刑事化,繼而提倡「寬容」,在工作間及學校等推動反歧視政策,然後進一步逼使社會接納同性戀行為,進而對同性戀異見者進行禁制及審查,最後演成刑事化,由原本爭取少數人的權利搖身變為禁制大眾持異見的侵權行為。
同性戀者真的只旨在爭取自己應有的權利嗎﹖多年在人權範疇上奮戰的戴吉斯表示其實美國現行的法律已賦予同性戀羣體相當的自由,他們可自由去講及做自己想做的事,包括有自由與任何數目的人、用任何的方式進行性行為。他認為現實並不存在同性戀所謂公民權被侵犯的問題,因為他們早已獲此權利。
戴吉斯博士指出,美國憲法的原意是保障任何人都受到平等的對待,但一些法案卻令同性戀羣體坐擁更多特權,如在仇恨罪的法行下,同樣是謀殺罪,如因仇視同性戀而殺人的殺人犯,與因其他理由而殺害他人的犯人,前者所受的刑罰將更重。他引《動物農莊》名言:有人生而平等,不過有的人「更平等」,指出此等法例令同性戀社羣得到更高保護。
戴吉斯反對同性婚姻,理由就和反對抽煙一樣——對公眾健康有害無益。他指出大量數據及社會科學研究證實,同性戀社羣的生活方式無論對個人身體健康、精神健康、兒童心理發展等都帶來負面影響,比如同性戀羣體比一般人壽命更短,除愛滋病患率高外,該社羣患肛門癌、食道癌等比率亦有爆炸性增長。
除此以外,同性戀社羣比一般人有更高抑鬱及自殺率。有人歸疚為社會的歧視所致,但事實卻顯示他們的心理問題並非出於外在因素,因為在同性戀廣被接受的地方如三藩巿的自殺比率並不比其他地區為低,反之同性戀經常更換伴侶的生活方式,關係的不穩定因素似乎更是影響他們精神健康的更大因素。
戴吉斯更擔心的是在同性戀運動的倡議下,這一代的孩子將要付上最大的代價:「如國家接受了同性戀的政策,所有的課程都將要教導同性戀的關係。加拿大政府正積極提倡同性戀課程,學校老師告訴學生:『同性戀就是較愛與其他同性的小朋友相處。』一位小學三年級的女孩聽了後,回家告訴母親自己是同性戀。」
他表示同性戀的教育將令孩子對自我身份的混亂付上代價,並將家長陷入難題中,逼使他們向孩子解釋超出他們年齡能理解的不自然的性行為,亦有老師可能需要坦白地向孩子描述何謂同性的性行為,但心理社會學家已指出,向孩子露骨地描述性行為對他們的心理發展而言並不恰當。
他認為抽離一點看同性戀的議題時,就能看到若政府推動同性婚姻的話,社會要付上的代價將會太大。他認為撇除道德價值、宗教理據,光以公共理由來看,要推動同性婚姻,給予少數人的特權已令社會負上太大、太沉重的代價。
-
教會是罪人而非罪犯的避難所:福音派領袖支持執法進入教堂
家庭研究委員會主席、政治家和福音派領袖托尼·帕金斯(Tony Perkins)公開表示支持特朗普政府的移民執法新政策。他強調:「教會是罪人的避難所,但不能成為犯罪分子的庇護所。如果這些教堂收留了謀殺犯、強奸犯或其他非法進入美國的犯罪分子,那麼政府完全有權力進入並將他們帶走。」
-
約翰·派博回答:一年的讀經計劃開始了 如何把聖經故事運用於個人生活?
在最新一期的《問約翰牧師》播客中,約翰·派博牧師探討瞭如何將聖經中的故事運用到個人生活中。
-
中國家庭教會接收奉獻遭「詐騙罪」指控 引發國內外聯合聲援
近年來,中國多地家庭教會因接收信徒奉獻被當局以「詐騙罪」名義進行刑事指控。臨汾聖約家園教會成為最新的目標。2024年年底,教會成員、法律界人士及部分北美基督徒領袖聯合發布聲明,表示反對以「詐騙罪」名義迫害教會,呼籲政府尊重宗教信仰自由,釋放被捕人員。
-
韓基總呼籲WEA2025主辦教會停止財務支持 並要求關鍵領導人辭職
1月17日,韓國基督教總聯合會(Christian Council of Korea,簡稱CCK/韓基總)發表聲明,對計劃於今年10月在韓國首爾舉辦的世界福音派聯盟(WEA)大會提出質疑。該聲明敦促即將承辦WEA2025大會的愛之教會(Sarang Church)將其對WEA的財務支持公開化,並要求負責籌備大會的關鍵人物——WEA副秘書長塞繆爾·蔣牧師(Rev. Samuel Chiang)辭職。
-
葛福臨再次擔任總統屬靈顧問 談特朗普移民政策如何體現對全球教會的關懷
作為撒瑪利亞救援會和葛培理佈道協會的負責人,葛福臨牧師是特朗普總統的屬靈顧問之一。在近日的一次訪談中,葛福臨牧師談到了他對特朗普第二個總統任期的期望、是否有意避免在宣誓時使用《聖經》、以及特朗普的移民政策如何體現他對全球教會的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