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專訊】抱著深入各階層傳福音的宗旨,基督教角聲佈道團1993年開始了三藩市灣區分會的事工,如今,15年已經過去了,不僅事工有了多重增長,而且亦得到本地教牧同工多方見證。昨晚(10月26日),基督教角聲佈道團三藩市灣區分會十五週年感恩會在三藩市華埠康年海鮮酒店舉行,近300位教牧同工、弟兄姐妹從三藩、南灣、東灣等各地趕來,濟濟一堂共同慶祝。
當晚活動可謂亮點不斷:福音廣播著名主持人彭浩擔當司儀、粵曲團契與口琴小組裡年長的弟兄姐妹獻上《耶穌頌》、《主愛怎傾訴》等傳統味道十足的粵味讚美詩、動感短片回顧了15週年來事工的增長與上帝帶領、「希望幹線」音樂佈道隊唱出《信》、《主愛同在》等現代流行歌曲式的詩歌、五位教牧同工與弟兄姐妹接連上台見證角聲與自己的關係等。
雖然內容不同,但幾乎每個環節裡面每個教牧同工強調與重複最多的兩個詞是「感謝」與「攜手」。一方面,感謝上帝的帶領、感謝當地教會同工的支持、還有數不清的義工的默默支持,正是因為有類似默默一週奉獻30個小時的義工們角聲才能走到今天。
另一方面,就是「攜手」:作為一個「佈道團」,角聲樂意與本地教會攜手把福音傳揚吸引未信者來到教會中;角聲樂意提供一個平台,與弟兄姐妹攜手一起有機會實踐大使命,傳揚福音。這也正是今年的主題——你我同攜手,向著標竿走。
當晚,組織者亦邀請大家金錢奉獻支持角聲事工,現場弟兄姐妹紛紛慷慨解囊,盼望透過角聲事工帶領更日未信之人認識耶穌基督。
15年來三藩市灣區「角聲」不斷成長
角聲借著短片與大家一同回顧了15年來的成長:1993年,正式創辦角聲三藩市灣區分會,向本地發行一萬多份《號角月報》;1998年,開始「傾談九點正」電台廣播,借著包括醫藥、家庭、理財、移民、時事等多重內容傳揚福音;2002年,開始社區福音中心,結合社會關懷與佈道;2005年,開始醫療中心事工,切實服務社區需要;2007年,開創了傳福音體驗周、音樂佈道會等事工,同時,《號角月報》已經發行到3萬5千份,另外事工領域更加擴大,角聲國際事工、福、單親支援小組、癌友關懷網等多重事工蓬勃開展起來。
15年可謂是不斷服事的一個過程,由此角聲三藩市灣區分會得到廣泛的見證。當晚現場,去年剛剛慶完15週年的角聲南加州分會負責同工特別為有著弟兄般友誼的三藩市灣區分會頒發獎匾,見證他們15年來傳揚上帝恩典的辛苦與取得的累累果實。
角聲願與大家一同攜手廣傳福音
短講環節中,角聲創辦人之一暨總幹事勞伯祥牧師説, 他説:「你我同攜手、向著標竿走」這個標題很好,我們實在需要攜手,特別是在金融風暴的背景下更有意義。他説,手很奇妙,我們可以用手彈琴、設計,但是當我們把手伸出來一起聯合的時候,力量會更大,會帶來我們很大的祝福,更重要的是,當我們攜手合作的時,我們心裡也是很喜樂的,特別是在最困難的時候,我們可以彼此的扶持一同前進。」
勞牧師現場發出邀請,角聲願意與教牧同工、弟兄姐妹一起彼此扶持、幫助、做的更加好,成為美好的見證。「我們的夢想是讓所有的弟兄姐妹教牧同工,如果能夠一起攜手合作,是很美好的,在同一個平台下攜手合作做見證。」
來自伯克利華人浸信會的方國華牧師則代表本地教牧上台做見證,他説:「生命的話語、基督的精神和愛可以透過角聲的許多事工傳出去,我們可以一同攜手合作,向著一個標竿奔跑。」
角聲三藩市灣區分會的顧問之一區穎寧牧師則在未來展望環節中説到,「角聲」一詞在聖經中有著豐富的含義,希望角聲吹響,帶領更多人歸信耶穌基督。
-
香港一牧者解析「離堂文化」 敦促傳統教會自我改革
研究歷時一年多的《2024香港教會普查》數據上月底發佈,引發關注,顯示香港教會正面臨明顯的「離堂趨勢」。
-
在教會談論政治可以嗎? 台灣一牧者提出三大思考
政治議題難以避免,對「教會裡對是否應該談政治」的問題,眾説紛雲。基督徒究竟如何在信仰羣體中面對政治討論?台灣基隆教會本堂傳道莊迺民近日在YouTube頻道提出三大思考重點供信徒參考。
-
德國「無宗教信仰者」人數首次超過天主教與新教信徒
根據德國「世界觀信息服務」(Fowid)研究小組2024年最新公佈的調查結果,德國無宗教信仰者人數首次超過天主教徒和新教徒,使得無信仰人羣成為該國最大的「宗教」羣體。
-
中國宗教局五月起強化規管外國人宗教活動
中國國家宗教事務局4月1日發佈《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外國人宗教活動管理規定實施細則》,新規例於5月1日起施行。這是2010年後,宗教局再次修訂《實施細則》,進一步規管境內外國人的宗教信仰活動。
-
中梵主教任命協議、祝福同性伴侶:教宗離世留下的爭議
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在剛過去的復活節星期一清晨離世,他在任時與中國政府簽署《中梵雙方關於主教任命的臨時性協議》(簡稱《中梵協議》)引來主教任命問題,而批准神父為同性伴侶祝福亦備受福音派人士抨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