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紐約的信心聖經會日前舉行的十四週年盛大慶典中,會長郝繼華牧師宣佈創立信心基金會,主要回應廣大中國教會及社區同胞的需要。信心基金會的成立標誌著信心聖經會的中國事工已踏上新里程。
郝牧師介紹説,信心基金會旗下設立異象基金與信心基金。首先,異象基金除用來支持信心聖經會的植堂事工外,還將回應並補給中國教會的各樣需要。
談及中國教會,郝牧師表示那裏的需要很大。首先,教會成長很快,但質趕不上量的增長;基督徒的信仰基礎普遍較薄弱,加上大部份是農民,文化水平低,亦受到環境因素的限制。
其次,牧師、傳道人嚴重缺乏。據悉中國教會的牧者與信徒的比例約為1比1萬,換句話講平均一位牧者要負責牧養一萬會眾。再加上很多教會沒有牧者,因此對信徒和工人的培訓的質與量均迫切需要提升。
除需要系統的聖經教導外,中國教會的兒童事工、教會管理,基督徒倫理等教導亦比較缺乏。 另外,要向福音未到的廣大中國農村地區傳道,仍面臨很多的困難。
關於中國教會的外部挑戰,郝牧師分享説,由於基督徒信仰基礎薄弱以至讓異端侵入教會有可乘之機,目前中國的異端發展猖獗,他們穿上基督教的外衣,曲解真理、傳遞反基督的教條,或藉此擾亂社會治安。
他還提及改革開放以後,隨著經濟的發展和西方生活方式的引入,社會急劇改變。生活內容豐富與物質條件改善,使基督徒面對的試探引誘和問題增多,例如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
為此,信心基金會透過直接差派老師前往中國裝備領袖、用經費直接幫助國內傳道人以及建立文化教育學校或中心(如英語、電腦、音樂培訓班,農場事業等,並利用場地作神學培訓)的三種方式來回應中國教會的需要。
如果説異象基金是主要幫助解決中國教會的需要,那信心基金則是以關懷、救濟、建設(如賑災、辦孤兒院、敬老院、家庭輔導、英語培訓中心等)為平台,用實際行動的方式向社區發出教會的聲音,繼而彰顯基督徒的愛心。
郝牧師表示,基督徒其實可以用社會關懷的方法來達成長遠的福音事工與培訓事工的發展。他舉例説,當國家遭遇地震、洪水等自然災害時,基督徒可以挺身而出參與救災工作;當面對諸多有待幫助的孤兒、老人時,基督徒可以參與關懷;當同胞熱衷於學英語時,基督徒同樣可以去幫助他們。
「總之,基督徒要把愛心化作實際行動,徵召、結合基督徒的力量去影嚮這個世界。」他説。
最後,郝牧師盼望對信心基金會的異象有感動和負擔的弟兄姊妹,能一同參與這建立教會及建設生命的寶貴事工上,並為其禱告支持。
信心基金會宣告成立 開創中國事工新里程
全威 |